标签:
文学/原创 |
江南时报:李教授您好,说来也巧合,我们刚对您做过访谈,没想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几年前就在译林出版社出版过。这一点对您来说应该也是值得骄傲的!
李景端:对,今年是比较巧合。上次和你们江南时报的对话,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老朋友也打来电话问候,一些外地的媒体也闻讯采访。现在想想,提前评价还是有风险的,所幸谈得还是比较客观的。
江南时报:结果揭晓后,我听到不少的声音,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当时译林出版社怎么会想到出版莱辛的书,是预测到她会获奖吗?
李景端:译林出版社作为一家翻译方面的专业出版社,当然一直对世界文学的走向都比较关注。早些年主要出版世界文学名著,并且以十九世纪的多一些,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后来我们意识到不能让中国读者对世界文学的认识停留在十九世纪,需要继续跟踪世界文学新的进展。于是我们就在保持对古典文学名著出版的基础上,开发现当代的文学名著。这时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随着1991年我国著作权法的实施,1992年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现当代的外国文学作家都在版权保护之列,出版这一部分的作品都需要花钱的。尽管当时译林出版社还不是很有钱,但还是毅然花钱买了不少作家的版权——因为我们意识到,今后出版业的竞争就是版权的竞争。换句话说,哪家出版社占有作家的版权多,它的优势就会很明显。因此,从1992年开始,我们就陆续购买了一大批作家的版权。
江南时报:那么当时引进的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社会反响怎么样,销售量都好吗?包括此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和《野草在歌唱》。
李景端:这些作品一开始销量并不好,尽管作者也得了龚古尔奖呀什么的,但是这些作家的写法比较怪,比如所谓的现代派手法,不像古典文学名著那样讲故事呀,中国读者在阅读习惯上还不习惯,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下来出版,因为我们要保持对外国文学出版的连续性,所以,凡是我们认为这个作家在世界文坛上有独特影响的,我们就坚持出版。这样一来,我们的网撒得就比较大,因此,所选作者获奖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江南时报:也就是说当时出版社对诺贝尔文学奖是一种无意识的态度?
李景端:对,刚开始时我们是无意识的,毕竟常规出版图书是不可能靠押宝取胜的。不过后来,我们也开始重视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预测,因为这也是了解世界文学发展脉络的一次机会。但是,这种预测和关注是不能够走向极端的,比如说现在国外已经有博彩公司参与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当中,国内一些出版公司也把目光紧紧锁定诺贝尔奖,企图利用一次猜中就立即发家。事实上,这是以博彩的心理来看待诺贝尔文学奖。而真正的出版人,是不会刻意追求一时一地的利润的。
江南时报:您认为我们该怎么看待诺贝尔文学奖?
李景端:诺贝尔文学奖既非神明高不可攀,也不能把它当作摇钱树,应该以成熟、冷静的心态理性对待,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代表文学的顶峰。总体来说,追逐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书这种做法,我是不反对,也不欣赏。举个例子,译林出版过一本书,叫做《芒果街的小屋》,作者没有名气,也没得过什么奖,但是读者就是喜欢,销售量不错,已经多次印刷,现在卖了有20多万册。
江南时报:能否具体谈谈莱辛的作品?
李景端:有些媒体在报道莱辛的时候说她是黑马,其实不能算黑马,她是有自己的信仰和坚守的作家,有很深的功力,基本形成了“莱辛风格”,还是能代表战后西方文学发展的脉络的。我们应以平常心视之,汲取长处,借鉴优点,反思我们自己的文学。她获奖后作品可能会热一阵子,但是能否持续热下去,就很难说了。(记者 高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