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服与叹气
李景端
据报载,法国反盗版警察,在《哈利·波特》在法国上市的前一周,将一名提前将该书前三章译成法文、并在网上公布的中学生逮捕。看了这则报道,顿时既感叹服,又不禁叹气。
叹服者,是佩服、羡慕法国打击盗版侵权效率之高。首先,人家专门设立有反盗版警察,凭借这支专业的反盗版执法队伍,无疑会对盗版者形成巨大的威慑威力。其次,这名中学生7月底才把自己擅自翻译的译文在网上公布,到8月15日就被捕,前后只有15天,执法效率不谓不高。再次,最令人叹服的是,这些反盗版警察,不是等有人投诉了再去查处,而是自己留心侵权动向,发现有人侵权违法,便主动进入执法程序。而我们常见的情况是:必须受害人先举报投诉,有了原告然后才会受理。正因为有了执法的主动性,所以法国反盗版警察,一发现网上出现提前抢译的译文,很快联系英国作者罗琳的律师,确认侵权成立后便立刻抓人。反盗版反侵权,认真到这种程度,执法效果这么迅速有力,怎能不令人叹服!
为什么又会不禁叹气呢?那是因为联想到我知道的一桩侵权案。2006年11月3日《文汇读书周报》报道《“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涉嫌“中译中”》,披露了这套书的译者“李斯”涉嫌抄袭。经南京大学图书馆版本专业人士初步查对,认定其中《布登勃洛克一家》系抄自人民文学版,《福尔赛世家》抄自上海译文版,《克丽丝汀的一生》与他人译本对比,也仅是字句小有颠倒。为此,我于12月8日在《中国图书商报》发表《致“李斯”的公开信》,要求他亮出自己的真名、学历和翻译经历,澄清对他抄袭的质疑。接着今年3月13日,我又在该报发表《文抄公的“马甲”》一文,披露了上述三本书中“李斯”抄袭的部分文字对比,多家媒体及网站对此也做了报道。很遗憾,至今什么效果都没有。这位“竟能译十几种文字”的“李斯”,一直没有回应。其抄袭侵权行为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前几天翻译家杨武能还告知,这套《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在成都还依然照卖不误。面对侵权如此的无奈,又怎能不叫人倍感叹气呢!
现在不是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眼看人家反盗版不是在嘴上喊,而是动真格的,而且有反应快速的机制,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反侵权,也能像上述法国反盗版警察的执法那样,也来个“接轨”呢?在反盗版上,能否再加大执法力度,让人们少一点“叹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