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人物可以举罗斯福夫人,或许还有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
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现实、更能干和更超凡脱俗的人,更多地生活在现实的世界,生活在“匮乏的王国”。
它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世界观。不仅由基本需要的系列所引起。而且也来自个人特有的潜能发挥的需要(同一性、真实自我、个体特性、独特性、自我实现等需要)。他们能有效地把握环境,引导环境,并最终利用环境达到有益的目的,例如健康的政治家或实务家的所作所为。这些人往往是“实干家”,而不是沉思者或思想家;他们是有效率、重实际的,而不是审美的;他们重视实检验和认识,而不是重视情感和体验。
典型,有阿尔杜斯
赫胥黎,或许还有施魏策尔、布伯和爱因斯坦。
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是“高峰人物”,是“说yes的人”而不是“说no的人”,是对生活采取积极态度,渴望生活的人。
他们更经常地意识到存在认知。他们生活在存在水平、也就是目的水平,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他们或多或少能经常有统一的意识和“高原体验”或“高峰体验”,并附带着启示或认识或卓识,能改变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这一切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偶然的。也许是经常性的。
超越者与非超越者都具有自我实现者的全部描述特征。超越者的优势在于:
(1)更倾向于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世界,对他们来说以我们通常的或不成熟的方式思考问题是一件费力的事。
(2)生活在存在水准上,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
(3)更大、更容易地超越了自我和自我认同感。
(4)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是他们的制高点,是生命的确证,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最宝贵的方面。
(5)会主动寻求更有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和存在性认知的工作。在报酬问题上,他们更重视高层的东西而不着眼于钱财和权势,自发选择简朴生活而避免奢侈、特权、荣誉和财富。
(6)彼此之间似乎早已认识的,并在初次相遇时就几乎立即达到亲密相交和互相了解的程度。他们不仅能以语言形式交往,而且能以非语言形式交往。
(7)对美更敏感,或者说,很可能对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美化的倾向。
(8)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能在实际的、日常的匮乏性水准上观察事物的同时,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能随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圣化。
(9)在知识的增进和神秘感、敬畏感的增强之间表现出正相关。神秘与其说是令人生畏的,不如说是有魅力的,是一种挑战,一种奖赏。他们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进入到那种心醉神迷的欣赏状态。自觉无知、谦卑、渺小以及在广阔宇宙前的敬畏,并将这些看成是一种积极的奖赏。
(10)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真理、完善、美、善良、统一、二元超越等存在性价值是他们主要或员主要的动机。
(11)能“越过矛盾心理”,全心全意、无冲突的爱、接受和表露。
(12)不如非超越者那样“愉快”。虽然他们可能更入迷,更狂喜,体验到更高度的“愉快”,但比健康者更容易受到一种宇宙悲哀或存在悲哀的侵袭,更容易对人类的愚蠢、盲目、目光短浅、自相残杀等现实问题感到忧心忡忡。这种哀愁可能源于他们心中的理想与所见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照。体会:耶稣那种淡淡的哀伤。
(13)更多道家思想,在存在性认知中,很少有改造对象的冲动,因为在他们看来,对象的本来面目就很姣好,无需改造或打扰。而非超越者则较重实用。
(14)不仅是可爱的,而且也更令人肃然起敬,更不同凡响,更神圣化,更圣洁,更受尊崇,也更“可怕”。他们常在人心中引起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15)更容易成为创新者,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
(16)更容易领悟存在性王国,因而会比非超越者有更多的目的体验(本来面目的体验),更多的人性体验。有时,他们可能会像儿童那样看着一个水潭的反光发呆,或非常有兴趣地注视着雨滴沿着玻璃窗向下流动的现象等等。
(17)对超越有更深的体验和重视,因而更不怕“怪人”和“刺头”,更可能也更容易鉴别和选拔有创造力的人才。
(18)更能“谅解恶”,对恶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既深怀同情心而又更不含糊、更不退让地对恶进行战斗。
(19)更容易认为自己富有才华,是一个具有更高智慧或更高领导艺术的、“超个人”的、临时监护者的工具。这并不是自大,而是一种特异的客观或对自己的超脱,表明他们达到了“超个人”的忘我水准。
(20)更容易具有深刻的“宗教的”或“重视精神生活”的意识。他们不一定是教徒。却可能有着比牧师对“宗教的”或“精神的体验”更为虔诚的态度。
(21)增强了心理内部、人与人之间、文化内部、国与国之间的协同。这种协同超越了自私与无私之间的分歧,并在一个超越纵座标的概念下包容了两者。它超越了竞争,超越了零和效应。
(22)更容易解决有关“精英论”的深刻冲突。因为他们能很容易地同时生活在匮乏性领域和存在性领域。他们能在匮乏性世界中进行现实检验、比较,对软弱、愚蠢或不胜任进行对比教育,又能在存在领域看到人人都有那种平等的、超限的、无法比较的神圣性,因此他们既能成为神一般的惩罚者,又能对事实上低下的人给予神一般的爱护。
体会: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相合
对于超越体验,不仅自我实现者能超越,而且不健康的人、非自我实现者也有重要的超越体验。不仅在自我实现的人中有对超越的认识,而且在有很高创造力或才华的人中,在很聪明的人中,在非常坚强的人中,在强有力而负责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中,在特别善良(有德性)的人中,在那些曾克服逆境并由此而变得更坚强而不是更衰弱的“英雄”人物中,也有这样的认识。
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音乐家之中,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马斯洛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个人。还对另外一两百人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他承认,对超越者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接触而不是审慎的、最后的研究,还不一定合乎正规印证的科学的要求。其样本也只集中于他所认为的最好的样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结果只能算作前科学的。但强调,他的每一个论点都是可加以验证的,不是毫无依据的。
“那具有悠久历史的、令人深信不疑的、似乎无懈可击的心理学原理在我的四周土崩瓦解。……真、善、美在我们这个文化中的普通人身上只是勉强地互相联系在一起,而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则情况更糟。只有在进化的、成熟的、自我实现的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身上,它们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所有实际活动中,它们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的。”
“如果这一发现结果证明是真实的,那么,它与如今指导着所有科学思想的一个基本公理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即:人的认识越是客观,越是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则它就越是远离价值。知识分子几乎总是把事实与价值看成是反义词,认为两者是互不相容的。”
边际递减与边际递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