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的一号木杆已经用了将近5年,今年年初萌生了换杆的想法。
现在大家早就用上了460的杆头了,而我的杆头却还只有360。而且我的这支老杆还经历过一次劫难,去年我去山东的海阳旭宝打球,航班托运球包时,把杆身摔断了,回到北京,我直到球场,上了发球台才发现这意外的不幸。到现在我已记不清那场球是怎样打下来的?
如果我早点认识陈桥,也许会早早学他站在红梯上,用铁杆打完全场。所以,对陈桥,我总怀着相见恨晚的感情,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接下来是我抱着这支残破的杆,跑高尔夫工房,但工房的师傅说,这个牌子的杆根本没有杆身可换,因为厂家不予提供。于是又建议我用日规的其他品牌的杆身代替,经过称重、测试杆身硬度、测量杆身长度、挑选握把等种种繁复的程式以及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杆身置换手术宣告成功。现在我使的这支一号木已经更加弥足珍贵了,它可是罕见的人面狮身啊。
换杆身不易,换杆就更费踌躇了。这么多品牌,每个品牌又有这么多的款式,虽然广告里说,总有一款适合您,可适合我的到底又是哪一款呢?还有,换新杆之前,是不是该先去测试一下我的挥杆速度?以使我换杆的抉择更具科学性呢。
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和我的那只“人面狮身”的老杆,我来到西安,参加了“华山论剑”。(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