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2月初在十三陵的北京国际打过那场球后,已经2个多月没摸球杆了。
从非典那年迷上高尔夫,至今已经7个年头了,莫非高尔夫也有七年之痒?
记得03、04、05年的那几个冬天,我们都痴迷,每个周末都相约在球场度过。那时球场的水障碍早已不成其为障碍,不过是通向果岭的捷径;小球上了果岭,通常站不住,总会蹦蹦跳跳地立马离开;冰天雪地中打个3——4小时球,脸颊是冻的,双手是冻的,连屁股蛋子也是冻的;记得一次在龙熙顺景打完球,相约去钓鱼台北门鼎鼎香吃涮羊肉,一路上都没缓过来,直到吃下好几盘涮肉,身上才有了些许暖意。
也曾到南方去打球,冬天去海南三亚还好,去海口、深圳、广州、上海,如果恰巧又赶上那几天里降温,阴冷钻进骨头缝里不肯出来的那种滋味也好不到哪儿去。
室内模拟高尔夫也打过几次,燕莎金源的地下室,环境尚可,可就是打不出亢奋来,更要命的如果你适应了电脑,开春下场,一定得先改动作。
今年索性就不动,加上去年球打多了又罹患了肩周炎(可能是发力的部位不对),干脆就封杆疗伤。
人不在球场,心还在。看了2010年电视转播的美巡赛,欧巡赛,开始的两场,大牌都没出来,似乎都在过圣诞节,接下来大牌露脸了,却也打得无精打采,老米,白老虎,连奥查娅都打不出彩,好像大家都在学雷锋。没有老虎伍兹参加的比赛,就像一本平庸的书.拿起来也看不下去。
于是又捡起了桥牌(当年我们还拿过全国新闻界的冠军呢),去人艺看话剧,窝头会馆,鸟人,还有实验剧什么的,国家大剧院的简爱,音乐会也看了几场.再闲得没事就找些书看,周作人的,当代作家的、散文家的,不分老嫩,择到篮里都是菜。
没球打的日子,也很快活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