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联会的权威人士说,今年的总联会是高尔夫入奥以后,国内高尔夫界最重要的一个会议。
在我的印象里,吃了三、五顿大餐,打了一、两场小球之后,总联会圆满结束了。
大餐哪里不能吃,何必来北京?小球哪里不能打,何必在华彬?
在总联会上我们倒是听到了三种声音:体育总局官员的声音,对中国高尔夫未来的规划和设想,都是以前说过的;媒体的声音,主要是网络和杂志,大部分是为自己评功摆好和争宠;当然会上更多的是高尔夫球场投资人和管理者们自己人的声音。
我认为,总联会还缺少两种最重要的声音。
一、专家、学者的声音,中国25年的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基本是农民起义式的,也可以说是“跑马圈地”,“占山为王”,未来该如何规划,如何操作,如何争取政府和百姓的支持,如何科学发展,不该听听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高尔夫入奥之后,投资人和球场管理者还继续靠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拍屁股过日子?
二、消费者的声音,我指的是掏自己的腰包买会籍卡,掏自己的腰包去打球的球友,他们是中国各地大大小小高尔夫球场的衣食父母,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支持和慷慨解囊,才使我们的高尔夫产业得以维系和发展,总联会上怎能没有他们的声音。我询问过几位高尔夫的发烧友,问他们对总联会的了解,大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其中一位倒直截了当;这关我屁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这届总联会,我很欣赏何平导演发出的声音,他说中国的影视是在解决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以后才繁荣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高尔夫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可惜“导”的声音被“总”的声音淹了。
希望明年的总联会能更多的听到何导似的“不和谐”的声音;
希望明年的总联会能在把“五音”凑齐了以后再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