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还没到,贺岁片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上映了,就像除夕前贪玩的孩子们零零星星放起的炮仗,点缀着过年的气氛。
贺岁片是香港人的“发明”。过年的时候,几个相熟的的演员、导演相约拍一部喜剧,说几句过年的喜庆话,就叫作贺岁片。
95年,香港的贺岁片第一次引进中国大陆,是成龙主演的《红番区》,那是个全中国“全面港化”的年代。
贺岁片一进了大陆,就开始变味,喜庆的味道少了,暴力、血腥的画面多了,投名状、集结号、大腕的葬礼等等不胜枚举,还有注水的,虚假广告的都有。一年360天,天天说过年话固然不好,但中国人的习俗,过年的时候彼此还是得说几句拜年话的,图个吉利,落个喜庆。江湖上的规矩,那几天盗贼不许出门,骗子、债主不许上门,贺岁片不在此例。
今年的贺岁片有十几部,光“大片”就有三部,号称票房收入每一部都要拿到两个亿。现在是全球金融危机,全世界高官减薪,银行减息,商家减价,中国贺岁片的电影票能不能也打个折,与热爱你们的影迷们,与你们的衣食父母一起共度时艰?难道非得赚个盆满钵满,你们才有满足感,像奸商中石油、中石化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