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冒着酷暑,到万柳高尔夫俱乐部的练习场学球,我交付了7000多元请万柳的一位驻场的教练帮助纠正我不够规范的打球动作。
我先在球场餐厅吃了50元一碗的牛肉面和20元一盘的小拌菜,练了一小时的球,喝了15元一瓶的可口可乐,几十元一杯的茶水,又支付了120元一小时的打球费,然后身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开车离开了球场。
没在万柳冲上一个澡,并不是我坚持着一、三、五不洗,二、四、六干搓的生活习惯;也不是我来不及洗澡,要在三伏天赶着去参加另一个活动;而只是实在不想支付万柳的天价洗浴费。
万柳的洗浴室算不上高档,百十个木质的更衣柜,两排淋浴的喷头,但是洗浴一次,竟要收费100元。万柳以前也曾收过10元或20元的浴资,但今年5月后一下子调高到100元,真把我给吓着了。我想,我要在这里学15次球,餐饮、打球费不算,光洗澡就要花上1500元,顿有了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子的感慨。感慨之余似乎又有那么一点点佩服万柳的“经营”有方,生财有道的念头了,每天只要有100人洗澡,万柳一年的收入就陡然增加了365万元。
但这“方”和“道”,也并非人人都学得了。第一要耳背,听不到打球客人的质疑和调侃;二要心狠,能下得了手。
我知道,万柳是个很特殊的单位,好像不受工商、物价的管辖,也从不忌惮消费者协会,这些机构在万柳的眼中充其量不过是聋子的耳朵——配搭。但我依然很好奇:这100元的浴资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呢?莫非这里的喷头里流出来的不是水,而是牛奶和葡萄酒?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错怪了万柳,万柳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才出此下策的,调高浴资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不洗澡或少洗澡,都不洗澡了,珍贵的水资源自然也就得到保护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建议中央电视台及各媒体及时报道一下,以免湮没了万柳这家典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