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生在国家大剧院里的一件“小事”

(2008-04-25 19:15:46)
标签:

杂谈

 

23日晚上,去新建的国家大剧院看了一场话剧:1900—天朝。

国家大剧院里面还真的不错,漂亮,宽敞、舒适,幸亏是前几年建的,如果放到今天,这个法国人的建筑设计会不会被抵制呢?

话剧也不错,国家话剧院的大腕悉数上阵,雷恪生、冯宪珍、陈建斌的表演都挺卖力气,再现了庚子年间北京城里的人生百态。那一年可真是热闹,闹义和团,闹八国联军,闹朝廷争斗,连皇帝和慈禧都被逼出京,远避西安。剧中最令人寒心的是:杀了德国公使的恩海临死前在刑场上大喊:为大清国去死——不值!

本来,那该是一个完美的夜晚,如果不发生那件“小事”。

那晚,我去晚了,我是最不喜欢迟到的,所以“这一辈子我都在等人”,那天我也是受了两位同行者的拖累。

话剧已经开始,戏剧场的入口还在慢慢的往里面放人,几位山东来的观众嫌工作人员放人的速度太慢,大声地在和剧场的服务员争吵,声音比里面演员的声音都大。

在国外,演出开始了,观众是不可以入场的,只有耐心等到幕间休息时。这是看戏的规矩。

1900——天朝是“独幕剧”,一演就是近3个小时。于是戏在慢慢演着,外面的人也在慢慢往里放着,也可以又算是一个“和谐社会”了。但矛盾很快又出现了,进去的人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别人占了,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分钱一分货,座位和座位的差价动辄几百上千。于是拿着好票的人不干了,质问占座的人和服务员,占座人理直气壮:谁让你来晚了。来晚者不服,先和占座者交涉,再与服务员争辩,和谐社会又似乎有些不和谐了。

我曾在伦敦看过一次歌剧,从始到终,似乎剧场里的每个人都老老实实地只坐自己的座位,尽管有几张空的座位位置非常好,也没人去坐,在英国人的意识里,那座位的权力已经被人购买了,其他人是没有权力侵占的。

意识和习惯受制约于管理者,那晚的感觉是,国家大剧院管的有点像天桥小剧场。现代化的剧场,国粹式的管理,看去总有点不搭调。

出于对大剧院前景的关心和担忧,我冒昧向国家大剧院的管理者进一言。

首先,我希望大剧院“霸气”一点,要求所有到大剧院演出的剧目,必须预留出幕间休息,要给观众上洗手间和喝水、休息的时间,也方便迟到者,能在不影响别人欣赏演出的情况下,可以看完余下的演出。而不允许导演以演出效果为由,剥夺观众应有的权利。

其次,大剧院应大力,甚至有些“事事儿”的倡导文明观看各类演出,全力保障演出场地的安静和秩序,特别是禁止手机的铃声和无关人员的随意走动。

最后一点,大剧院要保证剧院服务人员的专业和敬业,不允许他(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以管理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要求他们谦虚谨慎、热爱艺术、尊重观众。

去大剧院看了一次演出,就弄出这么多的意见,看来我也够事儿妈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