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名家述调关知音文化

(2017-12-30 08:50:52)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关

历史

石首

地方文献

分类: 知音文化考

   从收集的30余篇书写石首调关知音文化的诗词来看,基本上都形成于清代乾隆朝以前,并且明朝诗词占相当大比重,说明石首知音文化在明代时期早就已经广为流传。

 

 

黄庭坚,宋代著名诗人,将调弦亭列为绣林十景之首。

 

调弦南望马鞍还,瘦石峨峨龙盖山。

 

 (摘《咏绣林十景》)

 

邵经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正德十六年进士,工部主事、员外郎

 

调弦亭  

 

亭上清风古,江云共渺茫。

知音元可托,识趣总相忘。

理并豚鱼格,心期山水长。

百年无续调,三叹意徒伤。

 

摘《弘艺录》, 嘉靖三年任荆州榷税官所作(1524年)。


李永思  明初洪武贡生,礼科给事中翰林学士


  过调弦

 

调弦江上日初斜,游子重回万里搓。

沙际驿亭京国路,堤边杨柳故人家。

多岐莫解悲扬子,古调谁知有伯牙。

正喜亲怖称寿日,却怜双鬓半成花。

 

(摘清宣统《湖北通志》 輿地十九 古蹟)


 

袁中道,万历进士,明代著名文学家,国子监博士,“公安派”领袖之一。

 

“抵调弦驿 ,驿以伯牙调弦于此得名”

 

摘《游居柿录》(日记文集),卷二(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王启茂 贡生,明代著名文学家,“公安派”核心成员

 

调弦亭

 

尝闻霜涧上,传得伯牙声。

流水高山调,朱弦绿绮琴。

临高空仰止,怀古独含情。

亭子今安在,风吹青草生。

 

 

张璧  正德六年进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太子太保

 

  调弦亭

 

漱石铿铿膝上音,只疑亭馆在江阴。

伯牙流水高山处,子贱仁民爱物心。

日暮松风障薄冷,乌啼夜月水云沉。

洞庭霜月八百里,天籁自鸣幽趣情。

(摘明《(嘉靖)荆州府志》

 


 

张维  明代大学士,  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

 

  调弦亭

 

朱弦瑶瑟漫知音,一曲高歌万古心。

惆怅曲中人不见,夜深幽咽入江深。

 

(摘《湖广图经志书》(明正德16年成书))

 

 

王乔桂  明朝隆庆进士,监察御史、四川布政司参议

 

  调弦亭   

 

弹丸山下望高墉,时见弦亭度远鸿。

白帝不开三峡水,赤岛早快大王风。

沙洲几处埋吴谪,得失徒劳问楚弓。

更道伯牙传绝散,逸踪都付大江东。

 

 

王䋊 明嘉靖进士,户科都给事中

 

调弦亭

 

高炀沧洲悲独寻,故亭寥落可遗音。

遥怜幽思满天地,日有清风振古今。

隺峤岂须陵引并,荆江犹忆水仙深。

千年化入天机调,万籁愔愔自不禁。

 

 

李宗瀚  朝议大夫,江西德安知县 (兼任九江南康二卫守备千总)

 

调弦亭

 

海上寻师学鼓琴,何年江籁结知音。

趣当逸处花元色,情到移时月有阴。

漫道风流夸胜概,且携搏酒散清吟。

从兹误入元弦妙,不信人间有古今。

 

 

卫胤嘉,陕西韩城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清代书法家,石首知县

 

  调弦亭    

     

年年春草绿衣裳,人去亭空韵自芳。

流水依稀留唱和,高山仿佛奏笙簧。

但邀夜月钟来静,不许侯门瑟作狂。

岂谓知音千古续,鹤声清处是琴堂。

 

 

张汉,云南石屏州人,康熙癸巳进士,山东道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河南府知府

  

调弦  

 

移情岛上忆成连,世少钟期莫与传。

我不闻声神已会,无弦琴在水山间。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刘鸿庆,顺治丁酉举人

 

调弦月夜

 

猗兰操后荻花深,月上行舟忆暮琴。

半是跃鱼半鸣鹤,其中听出不弹音。

(康熙《石首县志》)

 

 

王承禹,石首县生员,雍正九年举优

 

调弦亭

 

昔年流水高山意,此日消风朗月亭。

有客雅能传古调,不知曾得子期听。

 

(康熙《石首县志》)

 

 

张坦,云南石屏州人,雍正四年进士,石首知县。

 

调弦此地沐风光。

(摘《石首绣林十景》)

 

构亭江岸曾调弦,遗音随风在耳边。

(摘《石首十景歌》)

 

 

郑家犉  雍正十三年举优,本年拔贡。(犉chún)

 

  宿调弦驿

   

驿亭临白水,石涧满苍苔。

涛与琴声静,江穿月窟来。

 

 

李文燕  清初贡生,  奉直大夫,广东粮捕通判,广东佛山同知

 

过调弦亭有感  

 

古木寒烟一草莱,相传伯牙调弦台。

知音原足悲千古,流水高山冷暮苔。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郑士模,清初秀才,作家

  

调弦驿  

 

流水流无极,高山高云。

千秋琴里合,一日指间分。

常抱舟中志,频希岸上闻。

我来当此驿,孤月照江濆

(濆 [fén]:水边;岸边)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成师适,清初秀才

 

石首十景咏    

江岸调弦音自古,桥边照影为谁如。

 

(摘康熙、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高楚望,康熙间府学贡生,作家。

 

《雪中石首十景》

 

调弦飞絮乱蒹葭

(蒹葭,指芦荻,芦苇)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李性悫 [què]

 

  过调弦     

 

积雨津湖涨绿波,纷纷游子意如何。

几番迷径呼樵引,到处荒溪任马过。

古寺含烟僧未散,长堤浸水柳犹多。

故人家在调弦岸,应有知音隐霹萝。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王者宾

 

调弦月夜      

带月来江上,曾闻夜鼓琴。

水弦调旧谱,焦尾发新吟。

未解其中意,如传世外心。

调高和自寡,郑重为知音。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孟曰臣  

 

调弦驿     

孤峰江岸峙,何处觅琴音。

会意高山远,寄情流水深。

独弹调已古,侧听韵留今。

钟子若难遇,当年谁赏心。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郑家说

 

调弦亭赋    

 

海上移情音之始,清音授自成连子。

江上断弦音之止,赏音唯有钟期氏。

云和操出成连心,徽声谱入钟期耳。

钟期耳伯牙指会神得意称双美,

钟期耳不生伯牙指,遂死绿绮朱弦长矣。

吁嗟,知己千秋一遇难,流水高山谁领此,

嵇康散绝戴破琴,白雪调孤都尔尔,

只今亭子委荒烟,访遍涣樵非耶是,

夜深明月漾飞涛,丝桐髣髴渡江水。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成调鼎

 

调弦亭  

 

一指何处寄幽思,冷然清响彻涟漪。

金徽不为知音贵,到处无嫌觅子期。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屈毓仁

 

调弦亭  

 

清响曾悲鹤,遗音尚跃鱼。

数峰江上峙,秋意自满满。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熊本忠

 

石首绣林十景图

 

锦帻亭空凌万里,调弦琴静响千秋。

 

 

汪一源

 

石首十景咏

 

调弦街慕钟期事,时向琴台仰止深。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汪巨源

 

石首十景咏     

 

洞裏八仙何处去,调弦遗响彻三湘。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徐学濂 ,  清初例贡

 

石首绣林十景      

  

仙洞更从何处觅,高山流水好调弦。

(摘《乾隆元年石首县志》

 

 

张光耀,清末光绪丁酉拔贡,奖举人,江苏试用州判,民国时湖北省参议员。

 

对联下联:“调弦擅千秋名胜,至今人琴俱寂”

 

 

石琴,佛门法师,民国初年

 

过调弦口

 

回首前尘事渺茫,

冷冷同调感沧桑。

钟期已死弦音绝,

山自高高江水长。

(《海潮音》法苑诗林 1925年)

 

 

(张力一收集整理,主要参考《石首县志》、明清《荆州府志》、《湖广图经志书》、《湖广通志》、《湖北通志》等)

 

http://s8/mw690/001m9hBczy7gYCFNOYfa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