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存?还是要梦想?

标签:
越战越勇王帅选秀综艺cctv3 |
分类: 时事浅见 |
6月23日,山西太原一位叫王帅的小伙子在CCTV-3综艺频道《越战越勇》栏目中反串表演了一曲《梨花颂》,无论是扮相、唱功还是舞蹈均无懈可击,技惊四座,用现场一位评委的话说就是“比李玉刚还李玉刚”。
可出人意料的是,在王帅出场前,他的父母首先出现在了观众面前。他们既不是来“助演”的,也不是来展示“才艺”的,竟然是来“砸场子”的。因为两位老人恳求五位评委待会儿亮“红灯”,要阻止自己的儿子实现梦想。
老人的理由很简单:儿子王帅今年已经29岁了,在家除了痴迷练习反串表演外,什么也不做,靠他们养活。作为父母,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找个正经的工作,然后娶个媳妇,早让他们抱上孙子……
应该说,接下来评委们的表现还是颇为得体的。他们先是充分肯定了王帅在艺术表演上的水平,然后又都给他亮出了红灯,接下来一步步引导着王帅意识到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责任,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苦心,最后又陆续按亮绿灯,帮助他实现“签约一家唱片公司”的梦想。
整个过程有一种很自然的煽情,让人感觉这期节目很有深度。王帅及其父母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目前许许多多家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在周围人眼中,王帅的言行实在太不切实际,过于意想天开,甚至可以说是“脑子出了问题”。在亲友以及邻居们看来,这小伙子简直是疯了:正经工作不找,家务劳动不参与,整天想着描眉画眼,扭扭捏捏扮女人,心理有点不太正常。尽管有李玉刚的先例,但这种反串表演还是不会轻易被人接受。我们这个社会,总是习惯于向非主流的、还没有成功的人翻白眼,吐口水,捅刀子,而少有善意的揣测和热心的鼓励。可以想见,王帅在生活中顶受了多大的压力。而我们也可以推论,李玉刚在《星光大道》一举成名之前,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但不可否认,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下渐渐不知梦想为何物的今天,王帅代表了那些还有自己个人追求的一部分,他们忠于自己内心的召唤,勇敢而执着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应该得到表扬和鼓励,甚至可以说这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然而,王帅的父母有错吗?没有。
他们手中无权,兜里没钱,没有能力去帮助儿子实现梦想。看着自己同龄人的孩子安安稳稳地考学,就业,结婚,生子……,他们身心上的压力并不比儿子少。村里人背后的评头论足,指手划脚;儿子惊世骇俗的选择,遥遥无期的追梦之旅;自己渐老的年龄,渐多的白发,……他们也有私心,也好面子,又何尝不望子成龙,切盼儿子能够功成名就,也好享享清福,过过好日子?但生活重压之下,他们必须从现实出发考虑问题,希望儿子能像更多的孩子一样,走一条更加稳妥的路,最起码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琢磨如何提升和发展。所以,他们阻止儿子的梦想背后,仍然是一颗可怜可敬的“父母心”。
时下,以《星光大道》为代表的一些选秀节目,的确让少数草根成了明星,让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旭日阳刚,成为朱之文,成为刘大成。实力是一回事,机遇又是一回事,可能性并不代表必然性。所以,这些节目一方面点燃了一些人的梦想,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一些人的人生方向。
哪个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丁俊晖,成为郎朗,成为张继科。孩子的天赋是一回事,条件又是一回事,有些成功模式其实无法复制。
要生存,还是要梦想?对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来说,这都是一个“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问题,他们所拥有的财力与社会资源限制了一些过于“远大”的东西,少有人会具备破釜沉舟的勇气。
更令人纠结的是,有些选择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便永远不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