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反思语文日记总结教育 |
分类: 教学改革 |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在期末复习的冲刺阶段,我把学生的日记本发了下去。先问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了复习的关键时期,有近一周没有写日记了。我想了解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把日记本‘没收’了,有多少个同学会感到心疼,请举手!”
结果,有6个同学举起了手。
我说:
“相信这举手的6名同学不是因为失去这个本子而心疼,而是由于失去日记本上的内容而难过。可见,这几个同学这一学期是认真对待日记了,并且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心血。可是,大部分同学却对日记没有什么感情,这说明,我们这学期的日记写作实在算不上成功。”
“还有不到1周就期末考试了。下一周的今天我们就已经做在考场里,而且正在考语文。按照老师的安排,近一段时间大部分同学的复习是认真的。在这个关口。我想让同学们写最后一篇日记,题目叫<语文学习总结>,要求把升入初四以来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收获,不足,以及期末考试的目标写一写,算是一种思维的梳理吧。因为我相信一个公式:学习+实践+反思=成长。假如我们能在学习的同时也能理性地作一点反思,相信我们会真正学会学习。”
于是,限时15分钟完成,学生奋笔疾书起来,15分钟后,学生陆续把日记本交了上来,绝大部分学生写了500字左右,书写和内容都不错。我及时进行了总结:
“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大部分同学完成了500字多一点,而正式考试的时候,是要求50分钟左右完成600字以上的文章。说明在作文的问题上,‘完成’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构思,并且让作文的质量更高一些,书写更认真一些。”
……
老师们每学期开始要订计划,学期结束要撰写工作总结。实际上学生也完全应该如此,优秀的学生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进行着阶段的反思,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知识,总结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老师的讲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相信学生,多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用恰当的手段让他们坚之以恒,老师才会越来越教越轻松,而不是越教越累。
还是叶圣陶老先生那句话,“教是为了不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