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和就业的途径
江枫
多少专家、学者、领导和普通百姓都在找就业难的原因,其实领导、学者、和教育界心知肚明,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教育评价、管理、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本来就不是培养就业型人才的,造就中学生、大学生的目标就不是为了就业,唯一的目标是为了读好书、考好试。其他都无关重要。北大、清华在国内多么有名,看看在国外的影响名落孙山,就是所培养的学子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太差。中国的高校用所抄或写的论文评价学子和教师的是唯一标准,所以大学教授抄袭论文就不足为奇了,最近网上大学教授抄袭论文的事吵得沸沸扬扬,不足为奇,其实是人人皆知的。
因此出现了目前的情况:一面用人单位人才难求,一面几百万大学生、高职、大专生职业难找,两面尴尬的局面。
就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学生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实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在中小学阶段;工作能力培养在大学。但中小学、大学都是以读死书、考成绩为重。真正重视素质、创新教育的少,国办学校差于民办学校。做的最好的是前几年的中等师范学校,在培养师范生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一套成熟、科学的方法和模式,使得师范生在社会各界普遍受到了好评,成为各单位的主力和骨干。师范类高校和普通高校应该积极借鉴的。
短时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可能、也不现实。
大学生、高职生目前就业的途径主要:
一、是凭能力应聘,这部分人一般大型就业国企、外资、合资企业,真正凭本事吃饭的人,但不占大多数;
二、是自己创业,这些人要家有资助的和官方有依靠的;
三、通过关系和父辈做靠山就业,这些人一般就业政府、事业单位,或国企,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的,仕途也比较顺畅;
四、就是到处流浪就业,多在私人小企业,有今天没明天,这种人数量相当多的,都是出生贫寒、没官方和社会关系、父辈多少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下岗工人等,最可怜的、最值得关注的。
希望各位都争取采取一、二种就业,活出自己的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