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航三校“阳光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的构建

(2012-09-05 22:47:21)
分类: 报摘

名校解读

  新世纪伊始,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通过对“阳光·生命·教育”的探究,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致力于“阳光教育”理论及实践体系构建,对教育价值、生命成长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演绎与诠释,并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为此,《中国教育报》在今年4月23日进行了整版报道,西航三校的“阳光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尊重生命的教育新理念;西航三校的“文化育人”探索,成功构建了学校文化管理的新平台;西航三校的“桃李之春”等系列教科研活动,历经十余年的推陈出新,成就了一批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未央教育科研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环境、团队、氛围”,是西航三校留给所有到访者最为深刻的印象:他们用超前的办学理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教育环境;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培育了一支高效和谐、快乐向上、健康雅美的优秀教师团队;用高品位的教育文化氛围,发挥着办学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着区内外学校的发展与成长。并以创新务实的办学风格为未央打造了一所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优质的示范性学校!

  陈红简介

  陈红,女,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校长,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展示系统高级研究员,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特约教育专家,陕西省校本研修指导专家。并获全国“十佳”校长、全国“创新”型校长、全国“百优”名师,陕西省骨干校长和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名校长谈

  我在校长岗位履职以来,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是知识传承?还是培育新人?我感悟:首先还是智慧与情感的互动——“智随情兴、情因智善”,即让师生感受自己的尊严,体验成功的快乐,让人人都享有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充满自信。

  二是校长的职业角色是什么?是法人?还是管理者?我感觉:校长首先应是教育理念的思想者、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其次才是学校的管理者。

  三是校长教育实践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校长教育实践的目标首先应是“用‘心’育人”,让教师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就与幸福,让孩子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用教育的智慧创办智慧的学校;带领团队有特色的办学;融入时代教育精神;满足师生个性发展需求;实现生命价值与历史的传承。这既是我的教育思考,也是我的职业之梦!

  一个教育品牌,代表着一个特色、一份汗水、一面旗帜。“名校、名校长、名师教育名牌工程”成就了未央教育的名牌。未央的这些名校始终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备受同行推崇。今天未央教育系统全体干部教师正以百倍的热情扎实工作,苦练内功,争创名校,争当名师,齐心协力开创未央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自1965年建校以来,经过七任领导班子和全校教工的不懈努力,学校以其卓著的办学业绩,相继成为“西安市一级小学”、“陕西省示范小学”和颇具规模并具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名校。

  1999年,西航三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体现扬长,和谐管理,快乐工作”的教育管理新思路,并把“家”的理念贯穿于学校整个管理过程,倡导“人本、和谐”的教育理念,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进入21世纪,又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提出“文化建校、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思想,并在北师大专家指导下,围绕学校自身教育实践及“向日葵文化”,提出“阳光教育”办学理念,构建以“阳光教育”为标志的特色学校教育体系,谱写了一曲曲教育创新与发展的乐章!

  理念篇

  关注生命质量与成长

  从“新”认知阳光教育

  西航三校“普惠众生、和煦心灵、润泽生命”的阳光教育“三要义”,展现了其用普惠、友善、快乐的教育行为,促进师生和谐向上,并润泽生命在自然、愉悦中成长的“阳光教育”基本内涵和办学理念。

  ■关注生命个体发展的“阳光教育”理念

  学校在对“阳光·生命·教育”的探究中,发掘“阳光”对于生命节律成长及教育回归自然的本源性价值,形成师生对阳光教育的“新”认知:

  首先,关注生命个体发展的三重维度:即以社会意识养成为核心的“存在”维度,是实现生命在水平方向上拓展的成长型维度。培育与感知社会存在相对应的意识能力与水平,寻求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平衡;以心灵感受培育为核心的“情感”维度,是实现生命在纵深方向上成长的精神体验性维度。为生命发现、分享心灵深处的“真与美”,积淀丰腴的精神认知能力;以创造力激发为核心的“行动”维度,是实现生命在垂直方向的发展性维度。推动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成就教育对象的阳光成长,实现教育的价值。

  其次,通过“向日葵”图腾和“太阳”信仰,反映其教育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理念,鼓励教育参与者以新生的愉悦,将每天都过成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日子;以成长的激情,将每一天都作为生命体验的落脚点。好似阳光普照下的向日葵,秉承其风骨,成就一个个喜悦绽放的自由生命,锻造个人生命的光彩。犹如司马光《客中初夏》所言:“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文化传承的“阳光教育”体系构建

  西航三校文化传承的“阳光教育”体系构建,相继经历了“管理目标提出与准备、管理思想探索与品牌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探索、办学理念探究与创新”四个发展阶段。

  学校着力营造彰显“和谐、快乐、活力”并以“向日葵”文化为标志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关注师生在校的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实现自然、可持续、人性化的教育生态,初步形成具有“阳光教育”特征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和“物质文化打基础,行为文化树形象、制度文化添内力、精神文化铸品牌”的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模式。

  实践篇

  心驱动 梦起航

  阳光教育从“心”开始

  西航三校的“阳光教育”实践,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主流价值及行为导向,以阳光情怀“播撒尊重、传递温暖、分享幸福”,从“心”开始是其实践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

  搭建一个“学习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差距缩小”的阳光教育平台。让学校成为普惠、自然、润泽生命的文化场域,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在公平享受知识、感受关爱、品味人生的过程中适性扬才,愉悦、自由地成长。

  培育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伴相助的生命结合体,让教师在“滋育爱心、润泽生命”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并分享成长的幸福。

  营造一个“关爱、平等、生动、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关注孩子心灵的培育、能力与视野的拓展,让学生在阳光教育的呵护下,尽享阳光的普惠与恩泽。

  ■和谐人本的以人为本的“阳光管理”

  西航三校“暖人心、聚人心、育人心、导人心”的“耕心文化”和以“情感+制度+人格”的管理模式为特点的“家”文化,形成了其“阳光管理”的独特意境。

  学校通过干部的和谐尽职、干群间和谐共事、教师间和谐相处、师生间和谐向上、家校间和谐共进,推动教育管理环境的阳光和谐:

  通过学习型、智慧型、奉献型管理团队的构建,落实“享受教育,快乐管理,做阳光的管理者”目标,实施《阳光管理积分细则》和管理团队定期考核激励制度。

  通过培养管理者读书、沟通、尊重三个习惯和阳光管理双作业流水线,搭建干群协同、师生合作和为师生幸福成长服务的管理平台。

  通过开放式的学校管理模式,挖掘社区资源,开办阳光家长学校及网校,推行家长评校、学生评教和亲情化的教育服务。

  ■以爱育美的“阳光校园”

  西航三校的“阳光校园”,用对环境的“爱”塑造并呵护着环境的“美”,使其成为学生的乐园、学园和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展现生命价值,张扬成长的活力,犹如古乐府诗《长歌行》所言:“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清新雅致的校园环境——走进校园,学校的文化图腾“向日葵”,寓意学生沐浴阳光,茁壮成长;沙苑、亲子苑、生态苑,适合学生天性发展;读书角、学生艺术长廊、七彩文化版,陶冶情操。

  多姿多彩的班级环境——独特的班名、个性的班徽、向上的班级格言、温暖的班主任心语、别具匠心的班级网页制作、显示才华的班级展示台……人人有创意,组组有特色,班班显风采。

 

  

  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教师用友爱的真情相互帮扶,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细致的眼光发现学生的每一个亮点,用欣赏的眼神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师生和谐共生并彰显生命的价值。

  ■健康雅美的“阳光教师”

  西航三校鼓励教师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倡导“人在一起只是群体,心在一起才是团队;每个人都重要,你在我心里很重要”的理念,全力打造一支具有“阳光心态、魅力人格、责任人生”的“阳光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阳光教师宣言》,明确“阳光教师”行为规范,倡导“阳光教师”的六种心态——“积极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正向的心态,正直的心态,公平的心态,感恩的心态”。

  学校通过营造尊重、支持教师个人发展的氛围,鼓励其成名成家,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实施了《为了教师的幸福》主题的教师教科研培训三年规划;组织了《我的幸福我做主》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建立了初师——良师——优师——名师成长链;通过教师个人成长日,开设案例培训和录像自评课,帮助那些进入个人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落实“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成长原则。构建“以问题为向导”的研修机制,营造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推行教师成长“推扶”两步走战略,“推”出一批教科研排头兵;通过“希望工程”、“青蓝工程”,“扶”植一批青年教师,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通过《对教师素质和能力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关注教师的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课改实验,抓课程重组和课程文化建设;重构学校课程,开发德育、形体、体育大课间活动等校本课程,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学校的“桃李之春”课改教学节,已历经十一个年,发挥课改的骨干示范效应,并成为市、区小学教师聚焦课堂、研究教学、培育新人的创新平台。

  学校将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及生活品位,作为打造“阳光教师”的落脚点,不断提升教师的发展潜力和幸福指数,提升教师的读书品味和“美”的欣赏水平。通过定期评选表彰“书香教工”、组织参加音乐会、成立教师音体美社团组织,以及开展教学随笔、专题征文,主题演讲,摄影比赛、阳光文化讲坛、班集体建设小葵花文化沙龙、即兴演讲、摄制学校新年贺岁片《我爱我家》、组织《让生命多一份教育的感动》教育故事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享受生活、彰显才华、欣赏自己、悦纳他人、分享幸福。

  ■个性多彩的“阳光课程”

  西航三校将课程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托,探求与时俱进、个性多彩、顺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建设,为学生的“阳光人生”打基础。

  学校致力发挥课改核心实验校的辐射作用,着力构建以学科课程为基础,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为特色,环境、实践课程为支撑的课程结构,并取得显著效果。

  先后独立承担了国家、省、市科研课题十余项并获奖。其中,教育部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阳光体育课题实验研究”获国家一等奖,并连续两次获总课题组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小学生课间操比赛一等奖,其课题成果——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已在西安市各校推广,为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趟出了路子,并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及22家国家级权威媒体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互动温暖的“阳光课堂”

  西航三校的“阳光课堂”,营造了互动的教学氛围,形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自然与和谐,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与自信,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及幸福的童年时光。

  学校明确了阳光课堂的“五生”目标,即: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长的课堂;拟定了阳光课堂评价的五个标准:激励的策略;积极的参与;温暖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目标的渗透。

  学校推出了“阳光课堂阶梯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个体、目标、策略以及课堂作业与评价的分阶梯教学模式,从不同的个体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有效的发展,凸显了阳光课堂教学的六大效果: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爱、呵护、温暖的阳光情怀;尊重差异,激励扬长的教学方法;舒展心灵、充满情趣的开放氛围;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的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

  ■顺性扬长的“阳光少年”

  西航三校顺应儿童天性,推崇学生快乐、健康、和谐、个性化的发展及阳光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让孩子像向日葵一样健康成长。

  西航三校以活动为载体,倡导教师和家长以生命感悟生命,以爱心激发爱心,培养“自主发展、乐观自信、多才多艺”的阳光少年。学校通过每年的“艺术文化节”、“健康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每学期的“争当三校小能人,做七彩好少年”雏鹰争章系列活动、“阳光中队和班级”评比表彰活动;每周的“争当升旗手”、“每周一星”活动。创新评价体系,实施儿童的多元评价,搭建学生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

  学校实施的感恩教育并未只停留在让学生感激回报家长、学校的层面,而是从体验父母的养育之恩,到参加“爱心义卖”,再到主动对贫困地区孩子的资助,在感恩教育中凸显“责任教育”和“爱的传递”教育。

  西航三校以特长培养为平台,实施“扬长教育”。以“我能行”为基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体现“阳光教育”的普惠原则,培育学生阳光、自信的心态。

  学校创建的七彩活动室、阳光电视台、葵花科技、阳光音乐、舞蹈等30个专业教室,让学生张扬个性及本领;学校的七色光广播站、小记者团、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鼓号队等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师生同台组合演出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

  学校通过建立“温馨小屋”、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关爱,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其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开放快乐”的“向日葵”精神。

  收获篇

  持续创新 分享幸福

  “阳光教育”结硕果

  西航三校阳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所孕育的特有学校文化,不仅促进了师生、家长和社区对学校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而且对师生行为及精神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阳光教育”明晰了学校发展主线

  西航三校阳光教育“普惠众生、和煦心灵、润泽生命”的“三要义”,突出了教育教学发展的时代性——契合了当前教育的重点话题。其中,“普惠众生”体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和煦心灵”将精神关怀作为教育者行为的最重要职责;“润泽生命”涵盖了教育的目标及教育者的最终使命。

  学校“阳光教育”的整体推进,实现了教育理论、实践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阳光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既发挥了课题引领的作用,又构建、细化了实践的操作步骤;阳光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形成了阳光教育下“有效”、“有型”的学校文化载体,实现了文化育人的目标。

  ■“阳光教育”促进了师生健康成长

  “阳光教育”的实践,在西航三校形成了一种精神凝聚的心灵感应,实现了“同化与顺应”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并形成了三大功能:

  教化功能——“阳光教育”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师生的气质、风度、心境:教师变得更加尊重、平和、豁达、敬业;学生变得更加守纪、懂礼、友爱、乐学。

  导向功能——“阳光教育”的文化定势主导了学校组织行为及师生价值观的主流,并形成了开放、包容、雅惠、共好、和谐共生的学校团队文化,造就了一支心态阳光、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团队。

  愉悦功能——阳光教育的“普惠、友善、快乐”,营造了体验幸福、分享幸福、相互交融、开放多样的文化氛围及环境,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交流与慰籍,通过“体验尊重、感受成功”,达到了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的双重效果。

  学校的阳光三语(教师心语、学生物语、家长寄语)和《德育报》副主编岳晓云对学校老师的专访《老师阳光了,学生才阳光》,成为阳光教育下师生状态的剪影,影响并改变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

  学生知礼、明礼、行礼,好学上进、助人为乐形成风气,使一批批小画家、小歌唱家、小能人崭露头角,一批批葵花少年、七彩少年、阳光少年茁壮成长。

  

  教师思教、乐教、善教,积极有效的教育实践,推动教师的成长从立德走向立功,又升华至立言的层面:

  学校的《教育故事集》、《同伴互助集》、《教学反思集》、《教师下水作文》、《三校教苑》等五十余册文集和教师个人专辑《墙那边的花》、《花开的声音》、《脚印》记录着教育团队的育人成果及感人案例;教师每年发表、获奖论文百余篇,并多为专业文献收录;十余位教师成为相关学科国家级刊物的特邀编委,并在省内外各类各级赛教、评估等活动中受邀为评委;多位教师的教学光盘不仅上市,而且成为省市教师培训的示范课;十余位教师成为市阳光师训团的讲师。

  ■“阳光教育”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西航三校“阳光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的构建,筑就了教科研的实验平台,使其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更加有效,是对教育创新的最好诠释。

  全校教师共同推敲的“成·和·雅·健”校训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形成了“尊重、友善、和谐、乐业”的校风、“尚德、严谨、博学、求实”的教风、“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渴求真知,不断进取”的学风。

  十余年来,“阳光教育”的实践,使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得到社会认同,成为区域及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培训基地,并受到慕名来访的港台、日本、新加坡教育届同行的赞誉,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们在与学生互动合作和心灵的碰撞中,体验着人生价值与快乐;从学生、家长信任的目光中,感受到教育的神圣与责任;从同行、社会尊敬的态度中,感受到职业生涯的成就与荣耀。

  犹如陈红校长所言:“我们推崇办学办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尊严,一种文化。我们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中,为社会提供富有个性和文化品位的阳光教育的小学教育服务,真正做到阳光办学、文化引领、科学发展”。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阳光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是一个不断收获而永未结题的实践,它将永远承载着西航三校教育工作者的办学之梦……

  记者 褚丹宁 实习生 殷天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