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全面提升未央教育综合实力

(2012-09-05 22:15:37)
分类: 报摘

  走内涵发展之路 创学校品牌特色

  “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全面提升未央教育综合实力

  系列报道三

  一个教育品牌,代表着一个特色、一份汗水、一面旗帜。“名校、名校长、名师教育名牌工程”成就了未央教育的名牌。未央的这些名校始终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备受同行推崇。今天未央教育系统全体干部教师正以百倍的热情扎实工作,苦练内功,争创名校,争当名师,齐心协力开创未央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校长 张克强

  一流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文化,一流文化才能滋养和培育一流的师生,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和灵魂。教育过程是以文化育人的过程,文化的引领和熏陶是育人的根本。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只有通过文化生活的浸染才能使其凝聚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学校发展永恒的追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校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大力提升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名 校 解 读

  陕西省西安中学建校一百多年来,励精图治,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教学活力,坚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用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用关爱点燃学生的生命,用尊重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发展。经过多年的积淀,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创新为魂、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把具有“文化素养、开拓精神、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严谨、尊重、勤勉、进取”的校风、“敬业、力行、敦学、启智”的教风和“励志、笃学、自主、探究”的学风。教师形成了视野开阔、彰显个性、自主生动、有效施教的鲜明教学特色。学校通过文化引领,促进学生自主成长,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由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层面构成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和注重体验、陶冶、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

  近年来,学校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重点,积极探索“特色化、优质化”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文化奠基”为特征的育人特色、以“聚焦学生”志趣为特征的课程特色和以“多元辐射”为特征的示范特色,大力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薪火传承 信念坚定

  铸就西中之魂

  西安中学是一所有“灵魂”的学校,这个“灵魂”就是几代西中人始终坚守的对教育价值的不懈追求。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决不是空洞的理念,也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西安中学的优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和精神融入了西中人的血脉,成为西安中学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强信念!

  信念一:基础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培养人的基本素质。

  西中人始终坚定地认为,为高一级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不是全部。中学不是通往大学的输送带上一个机械的环节,不是大学生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节点,而是有自己基本的独立价值。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承担起人的长远发展。学生在中学受到的教育,应当给他的一生提供精神的支撑,成为他们未来生命中一个不能缺少的支点。

  信念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终究会成为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追求。

  尽管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带有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素质教育以及正确的教育评价的呼声已日趋高涨。从教会学生做人入手,以达到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也一定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获得满意的学习成绩。这一观念终究会得到社会和广大家长的理解和认同。

  信念三:示范高中,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示好范。

  一所负责任的学校不仅要满足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现实诉求,即对升学的渴望,而且要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未来诉求,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针对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生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由过去小规模的整齐划一的优质生源变为多元化生源的情况,西安中学提出了“适应学生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的理念,坚持对不同生源一视同仁,不放弃、不抛弃任何学生。学校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育,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进步。学校设立了学习优秀生科任教师导师制、学习困难生党员教师导航制、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制,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规划。设立各类奖学金制度,激励优秀学生不断进步。建立特殊学生关心制,并逐步开展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实施。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责任意识、国家意识、大局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修身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独立自主教育,希望每一位学生首先都能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和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并能收获真正意义的健康、进步和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名师导航 聚焦志趣

  追求高效课堂

  学校强调,课堂教学“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课堂教学要落实“四个转变”,即“重教向重学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落实一维目标向实现三维一体目标转变。”

  西中课堂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多年来,西安中学坚持“教师发展第一”的思想,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广阔平台,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营造“学习研究”的文化氛围,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他们与学习为伍,与研究同行,以事业为荣,以学生为主,课堂气氛民主宽松,教学活动充满生命气息、成长气息和生态气息。268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161人。10位教师在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或副教授,58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43位教师在全国、省、市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37人担任国家、省市级专业学会理事长、理事。每年有50多位教师先后在省内外做新课程专题报告、高考报告及学术报告200多场。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科研先进单位,陕西省课程改革样本校、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西安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西中的课堂不是大众化的讲课,它更有生命力,更富有内涵,更为有效。正如一位学生评价自己的老师:“我喜欢她的活力,喜欢她在教学上大胆又成功的尝试,喜欢她努力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向我们传授知识。的确,她在践行着教会我如何做人的同时,又让我爱上学习,这是学会学习最可靠的基础。”

  西中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校邀请省内外专家为教师做专题报告,给教师带来超越学校教育藩篱之上的新视角新观念。在“请进来”的同时,西中师生也积极“走出去”。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组织教师前往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交流;促进老师走出国门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学校提出了“眼中有人”的教学观。要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会学”,进而“乐学”。学校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2009年,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先行队”,组织优秀教师谨慎实验,大胆实践,创建高效、优质、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以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在全校教师中深入开展了“演绎精彩课堂,追求教学高效”的校本研修活动。2011年,学校召开了以“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第三届教学工作会议,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学校省级重点课题“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的研究”研究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创新,现已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点以及课型特征的西中课堂教学新模式。

  西中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毫无疑问,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有失公平,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才是老师对学生最真诚的负责。因此,西安中学开通各种途径,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成长和进步。一是分层次教学。坚持“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让普通学生变得优秀,让优秀学生成为精英”的原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二是注重拔尖人才的培养。西安中学是我省“春笋计划”实施基地,并且是上海同济大学“苗圃计划”在陕西唯一签约的中学,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大学的优质资源,培养拔尖人才。三是实行导师制和学生学业跟踪制。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规划,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严格要求、耐心教育问题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多元评价学生。这一切既源于老师们对教育真谛的追求,也源于老师们负责的职业追求、崇高的师德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育人水平。正因为如此,西安中学在校园北迁、规模扩大、实行寄宿制等严峻的挑战中,仍然稳踞最优秀的行列;不同层次的学生走进西安中学,都会同样沐浴阳光,变得优秀起来。西安中学每年统招生只有300名,但在近三年的高考中,连续三年获得陕西省高考第二名,每一年分数线达一本线的都在七八百人以上。600分以上达三百多人,每年有百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以及国外知名大学。高2013届学生参加央视《班长对班长》节目凭靠实力获陕西赛区第一名!2014届学生参加央视《闯关到12》节目,战胜上届亚军哈三中获得冠军和欧洲七国游的奖励。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肯定。

  文化引领 育人为本

  构建德育体系

  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实行精神引领,形成学生的精神支撑和核心价值体系,是西安中学最为鲜明的一大特色。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学校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了完整的德育体系,对学生开展的主题教育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多,搭建的平台多,参与的活动多。

  以主题活动为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坚持开展校园课本剧展演、英语情景剧展演、经典诵读、校园歌手大赛、英语单词达人秀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活动内涵,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开展文明修身、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理想信念、感恩爱国、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学习《弟子规》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先学会做一名守法、文明、健康、爱国的合格公民。

  以评优树模为形式建立激励文化——学校构建“一班一品”工程、开展优质班会评比;利用校会、总结会、讲评会、结业典礼等时机,全面、充分地肯定和表扬学生校园生活的各方面表现,激励广大学生追求进步;通过校园媒体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西中之星”、“星级宿舍”、“优秀舍长、层长、楼长”等,充分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建立激励文化。

  以文化讲堂为阵地提升文化品位——央视开设“百家讲坛”深入百姓千家万户,大学里开设各类讲堂也不足为奇,但在中学且有规模的实属少有。如今,被师生们称赞为“西中百家讲坛”的 “文景讲堂”、“凤城讲坛”、“朝晖论坛”、“家教讲堂”已成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品位高雅、充满精神感召力的西中文化品牌。学生在“文景讲堂”上收获的,不仅是老师们传授的知识,还有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启蒙。在“凤城讲坛”上学生与知名专家面对面,感受大家风范;“家教讲堂”为家长们传经送宝。“朝晖论坛”主讲人是学生。担任主讲的同学为了这一次讲座,搜集大量资料,认真思考主题,制作精美PPT,练习演讲水平,开动脑筋力争有创新,收获非常大。一位同学激动地说:“我太兴奋了!太能锻炼人了!开始的时候我好紧张,但是同学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老师给了我指导,这将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以校园媒体为媒介营造育人氛围——《西安中学报》、《家教导报》、《每月一读》、《量子》、《二月》、《高中教育》、《信息选编》、《资料选编》等报刊定期出版;教室的黑板报、校园宣传栏内容丰富,墙面上张贴学生美术作品、名人名言、灯杆上悬挂师生格言,校园雕塑、小路路名等处处体现西中文化特色;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LED屏定时定期播放校园新闻和学生自己制作的节目,整个校园营造了浓郁的育人氛围。

  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挖掘学生潜能——学校先后成立有动漫社、管乐队、舞蹈队、军事社、戏剧社、跆拳道社、街舞社、美术工作室、天一书社、布鲁斯社、天文社等二十多个社团,最多时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有将近1000人。西中模联小组成立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先后参加西安市、北京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等模联大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知识含量、论辩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处事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二月”文学社及《二月》杂志社由我省著名作家陈忠实等担任文学社顾问,把一批做着文学梦的人聚在一起,让同学们体会到更多的自信和快乐。在全国产生影响,西安中学因此成为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理事单位,荣获全国示范文学校园的称号。

   以自主教育为重点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如今,独生子女现象令人深感忧虑,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犹如孩子被家长牵着手走路。西安中学关注这一现象,积极营造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氛围。近年来,学校健全了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成立了宿舍自主管理部、食堂自主管理委员会、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校园服务队、文明监督岗和青年志愿者等,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参与学生行为规范的执行、教育监督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协调等,使学生的日常行为升华为自律行为,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深入社会,走进企业,服务社区,慰问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集体生活的氛围、独立生活的锻炼、良好习惯的养成、自主意识的培养等等,让学生能够更成熟、更坚强、更独立,更加懂得仁爱、包容、协作,获得真正意义的成长,学会自己走路。

  以对外交流为窗口接轨国际教育——学校与七所国际知名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开展互访交流活动;积极拓宽留学渠道,已有20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约合120万元人民币)。2010年,学校开办“AP国际班”,引入了以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为主体的国际课程,将国际化教育引入校内,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中西兼修、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多元辐射 帮扶支教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多年来,西安中学打开校门,学习先进经验,分享办学体会,积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与薄弱学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为帮扶学校代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选派优秀教师到帮扶学校任教,传授教学和管理经验等;

  二是承担内地西藏插班生的教育教学任务。自2003年开始,学校先后接收46名西藏学生来校学习,现已有28名学生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大学。

  三是积极承担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任务获得好评。学校经验被“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执行办公室在全国推广。

  四是努力做好省内外学校新课改示范和培训工作。西安中学有一批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他们积极承担了省内外的新课改的示范和培训工作。

  

  

  

  

  

  

  

  

  

  

  五是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成立了陕西省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学校,使远端合作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走进西中课堂,享受西安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开放学校校园网,网上教学资源无偿提供;热情接待前来交流学习的省内外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共同发展。

  六是服务周边社区,扩大学校影响力。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到社区服务,开展扮靓经开区活动、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工厂体验企业文化。利用学校教学、操场、餐厅和报告厅的设施条件,积极承担未央区和经开区附近单位文体活动及高考、中考、成人高考等社会任务。在2010未央区运动会开幕式上,学校500多名学生组成的腰鼓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当一种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信念和灵魂的时候,它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就会结出繁花骄人的硕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数百项全国、省市荣誉和奖励,学校的办学业绩和特色受到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西安中学的毕业生不管考入怎样的大学,都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获得各种奖励、担任学生干部、参与社会活动、保送读研读博等比比皆是。

  高2005届学生符明子,进入北大时高考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但进校后成绩优秀,毕业时以专业成绩年级第五名保送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美国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法学院Sohmen Scholar奖学金赴美攻读LL.M硕士学位。大学期间曾担任法学院辩论队队长与北大辩论协会会长,2006、2007、2008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009年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2007届学生穆振兴毕业后考入上海理工大学学习。进入大学开始创业实践,先后带领团队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承办多次活动。大一获得红冠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优胜团队,获得四万元创业奖金。先后受到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以及诸多企业家的鼓励,现任拉手网高级渠道部上海渠道经理。

  2008届毕业生刘思雨同学继2005届毕业生杨洋获得李光前奖学金、2007届毕业生李博获得李嘉诚奖学金后,再度以敏锐的思维、综合的素质战胜了来自大陆和香港的竞争者,获得新加坡管理大学竞争最激烈的李嘉诚奖学金。刘思雨在给母校的感谢信中说:“西中是大气的,在这个以分数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学校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是培养了更多全面发展的人。西中是具有文化底蕴的,从西中走出去的学生不是只会考试会学习的人,而是综合素质高,有责任感的人。西中更具有大学的风格,自由,开放,多元化,兼收并蓄。它让各种不同的学生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记者 褚丹宁 实习生 殷天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