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记(150-171)
(2020-11-02 12:47:29)
标签:
笔记 |
分类: 【亢悔樓詩話詞話】 |
150听转视(修辞问题)
杨万里《又和二绝句》其二:”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151质疑木兰词为唐人拟作
明安磐《颐山诗话》曰:“《木兰词》,古今人以为高古,然不知为唐人之拟作也”。
152集句之始论
明安磐《颐山诗话》曰:“集句始于宋人,王荆公为妙”。
153杜甫无海棠诗之由
明安磐《颐山诗话》曰:“子美无海棠诗者,以母讳海棠耳”。
154韵押人字
唐人喜押人字,多成名句。如“飞入宫墙不见人”、“杨柳青青渡水人”、“遍插茱萸少一人”、“西出阳关无故人”、“客中时有洛阳人”、“出门俱是看花人”、“犹作长安下第人”、“从此萧郎是路人”、“隔花催唤打鱼人”之类是也。
155阳关如何三叠存疑
明陆深《俨山集》曰:“王摩诘渭城朝雨之诗,谓之阳关三叠,相传已久,而歌叠不传。或曰凡三歌之,恐或不然。或曰首歌全句,次歌五字,又次歌尾三字,句凡三歌,谓之三叠,亦未必其果然否也。”
156一字至七字诗
明陆深《俨山集》曰:“(李梦阳)作一字至七字诗,盖唐已有此体矣。张南史《咏草》云:草,草。折宜,看好。满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荒城古道。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157驳“诗穷而后工”论
论述见明陆深《俨山集》上卷九十《跋张碧溪诗》。
158合掌
王世懋《艺圃撷余》十八:”郎士元起句云: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合掌可笑。”清毛先舒《诗辨坻学诗径錄》曰:“古最忌合掌对,如朝对晓、听对闻之类,古人亦多有之。玄宗’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159诗经用韵述
明陈第《读诗拙言》之三,详论诗三百之韵。
160江西诗派之祖又一说
明郭子章《豫章诗话》之六:江西诗派当以陶彭泽为祖。
161岂是“点铁成金”
明郭子章《豫章诗话》之二〇七记山谷改乐天“十书九不到”一诗
162儿子老婆入诗
明郭子章《豫章诗话》之二五二:子勉(高荷)答山谷诗:四篇诗得褭蹄金,妙旨初临法语寻。要我尽除儿子气,知公全用老婆心。平章许事真难可,付嘱斯文岂易任。感激面东垂涕泗,高山从此少知音。
163唐人不为古乐府论
此论出自明于慎行《论古乐府》,见《列朝诗集小传》丁集。
164驳“宋人以议论为诗而诗亡”论
此说见伍袁萃《林居漫录》之四。
165关于变韵是否一定要变意(换韵问题)
清毛先舒《诗辨坻学诗径录》曰:古人有变韵不变意,变意不变韵之法。如子美“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四句一事,却故将二句属上文韵,变二句属下文韵,此变韵不变意。“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与上“盘赐”二句意不相属,却联为同韵,此变意不变韵。读之使人恍惚,寻之丝迹宛然,此亦行文之一奇也。
166近体复字不可单押论
清毛先舒《诗辨坻学诗径录》曰:诗有骈字,如“崔嵬”、“嵳峩”、“岧嶤”之类。诗有复字,如“悠悠”、“潇潇”、“茫茫”之类。近体断无单押之法,或审有出处,可间押入古诗耳。然亦须慎之。
167“十”果真读“谌”?
清周容《春酒堂诗话》曰:唐诗“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又“春城三百九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又“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时”。陈郁云:十,音当为“谌”也。陈郁不知何处人,何其似北人耶?北人无入声,以入为平者,岂止一“十”字哉?
168如何炼意
清周容《春酒堂诗话》曰:崔惠童诗“今日残花昨日开”,若是“昨日开花今日残”,便削然无意矣。
169“诗语可入词”与“词语不可入诗”论
清贺贻孙《诗筏》曰:诗语可入填词。。。。独填词语无一字可入诗料,虽用意稍同,而造语迥异。
170驳“诗禁哑韵”说
清贺贻孙《诗筏》曰:前辈有禁人用哑韵者,谓押韵要官样,勿用哑韵,如四支与十四盐皆哑韵,不可用也。而不知诗家妙处,全在押韵,押韵妙处,决不在官样。果禁哑韵,则孔子订诗,当预作四韵删正,“燕婉”、“戚施”之句,必不列于《风》,而“昭假迟迟”、“式于九围”,不列于《颂》矣。可为喷饭。
171倒句之妙
清贺贻孙《诗筏》曰:诗有极寻常语,以作发局无味,倒用作结方妙者。如郑谷《淮上别故人》诗云:“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唐人倒句之妙,往往如此,姑举其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