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杨振宁范曾南洋理工大学演讲 |
讲座消息在早报一周前报道之后,当天就已有2000多人报名。那天因为在区域语言中心参加一个华人移民的会议,遇到南大校长徐冠林教授,他说人数爆满,准备安排在外面的礼堂进行电视直播。昨天现场的情况是,数百名公众在文礼站就开始排队,等候南大的巴士。三点半开始演讲,但作为主会场的南大大礼堂从2点多开始就有了人龙。估计有近3000人参加这场演讲。公众在巴士站耐心排队来到南大的场面,让人联想到1958年3月30日南大校舍落成典礼时,公众络绎不绝涌入校园的情景。大学与社会公众因为某一事件而如此互动,已是久违多年了。如今再次借助大型讲座体现,也是南大与社会的一份情缘。
我们三点多到会场,直接进入嘉宾接待室,那会只有校长等几个人在。陆续有一些嘉宾到来,三点15分左右,范曾先生和夫人到了,握手寒暄,范先生的眉毛很浓,发色灰白,穿着蓝灰色的中式长袖褂,很有艺术家气质。也终于亲眼见到范先生笔下为之神魂颠倒的楠莉女士,想像当年他们10多年前的出走,背后一定有很多迭宕起伏的故事。
听见门口相机快门喀嚓直响,知道是杨振宁夫妇到了。杨先生穿着西装,翁帆一袭黑色套裙,校长陪着他们进来,一一介绍,握手致意。随后很自然地分成先生区和女士区,杨范两位的夫人和其他几位女宾坐在一边。感觉诸位男士和杨范两位在一起,其实也没有什么深入的谈话,开始照相时倒有些热闹起来。
讲座中,杨范两人好像换了角色,范曾更象一个科学家,写出来的严谨用词象论文,杨振宁则感觉象个诗人,引述了中文英文多篇诗歌。范曾先生引经据典,以古论今,时而顿挫有致地朗读,时而闲话家常般的述说,极富感染力。杨先生则轻缓迂长,声调平和,似长者的说道,极具信服力。
范曾先生最后的结尾让我有些意外。在他的ppt里最后一句是:警惕啊,同行(hang)!这个注音很有意思,因为顺着上下文,一般不会有人会理解成同行(xing2)的意思,倒是看起来好像是提醒范曾不要念别字。范先生是江苏南通人,那里的人常把发行(xing2)读成发行(hang2),会不会因此把同行(xing2)读成同行(hang2)?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他准备ppt的人可算是很细心也很了解他的口音了,应该是楠莉吧?只不过没有想到会放大到大屏幕上去。
最后的提问以南大学生为主,还有两位中国传媒大学的交换生。整体提问水准很高,有一个学生掉书袋,把庄子等中国的哲学家和西方的一位哲学家的名言背了一遍,然后提出问题美的主观与客观性的问题。还有一位绕口令般地问出美是自然属性还是外在认知的问题,听口音都像是中国留学生。现在的小朋友真是要刮目相看哦。
前一篇:可爱的老夫妻
后一篇:本周六活动预告:逍遥游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