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布莱尔谈媒体与政府关系

(2007-06-16 01:42:54)
   英国首相布莱尔很快就要下台,或许是人之将走,其言也善。讲话也大胆了许多,对以往不敢批评的媒体,布莱尔也终于鼓起勇气,指摘不是。虽然其中有为自己辩护的地方,但是还是有不少真灼之见的。对媒体人也应该有所启发。所以把它转贴在此。
 

  (伦敦综合电)英国首相布莱尔指英国媒体已丧失了进行平衡报道的能力,对事件、人物的新闻报道不是黑就是白,完全没有灰色地带。
  他星期二在一项演讲中谈到公众人物的生活及政治与传媒的关系时,对当地媒体作出这样的评价。

  他指出政治人物与传媒的关系已经因媒体在竞争中改变方向而严重受损,并到了需要挽救的阶段。

  “这样的破坏已使国家丧失自信与自我肯定,也影响了国家自身的判断,并减低了我们从正确的角度为前途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布莱尔说,在英国的媒体眼中,事情总是一面倒,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变成“危机”,政策暂时受挫就等于“完全被驳倒”,批评也成了“禽兽式的攻击”。

  不过,在对本身及政府因受到传媒的攻击而叫屈的时候,他却也不敢对传媒大动干戈,只说这也不是新闻工作者的错,要怪就得怪21世纪快速转变的传媒大环境。

  “新闻工作者不是主导大环境转变的动力,而是其受害者。”

  他所指的这个大环境是一个日趋分化、多元化,并受到科技影响的媒体。例如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观众,现在只有以前的一半,报纸也面对网络新闻及博客的挑战。在强烈的竞争下,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选择报道有震撼性的新闻,新闻的准确度已沦为其次。

  因此,英国媒体都选择报道丑闻及有争议性的事件。任何人因判断错误而犯错已不是精彩的新闻,怀疑别人有阴谋、受贿而做坏事的报道,才够劲爆。

“英传媒行同野兽 把别人名誉撕碎”
  他形容英国传媒因怕漏新闻而行同野兽,在寻找猎物时把别人的名誉都撕得支离破碎。

  布莱尔演讲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政治人物被传媒炮轰的委屈。电视与网络新闻24小时不间断地步步追踪新闻事件,迫使政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回应或处理。但是,很多时候政府根本就跟不上媒体的步伐,不是因为它不愿公开资料,而是需要时间去收集资料。如果提供给媒体的资料有误,事情就会迅速演变成危机。

  他说,英国政府内阁在上世纪60年代遇到重大事件,可以用两天的时间进行商讨,但是现在如果还这么做,“在第一天午餐之前,天就已经塌了”。

  “事情几分钟内就成定局。你不能允许外头的人猜疑太久。”

  他称现在政治人物工作的一大部分是在应付传媒。

  “现在你若没有一套处理传媒的妥善办法,处境就如同一名即将被板球击中,却没穿戴护垫或头盔的板球队员。”

  布莱尔上任初期曾努力讨好传媒,例如每月召开记者会,但这些努力都没有结果。

  国会在人们眼中,已不像从前那么重要,原因是媒体都选择不报道没有争议性的演讲。

  “今天你若是一名议员,先得学习怎么拟一份好的新闻稿,然后才学习怎么写一份好的国会演讲。”
报纸成了“评纸”
  他指出,媒体吸引受众的新招数之一,是在报道中加入评论,有时花在解读政治人物的言论的篇幅,甚至多过报道政治人物真正说了些什么,以致他们得花很多的精神去进行反驳。他还认为现在的媒体已惯性地不理会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分,报纸都成了“评纸”。

  虽然他担心这样的情况会持续恶化,不过却认为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对记者的信任不高于政治人物,正经、平衡的新闻报道总是会有市场”。

  布莱尔在演讲中暗喻传媒将受到更严谨的监管。

  他说:“到了某个时候,我们需要修改监管机制,不让确保新闻准确的重要性一再降低。但是,我们同时也得保留评论的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