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去东凯家里参加聚会。
东凯是新加坡舞蹈界的知名人物,担任人民协会的艺术总监,每年国庆庆典的演出、妆艺大游行以及人民协会一些重大的表演,他是其中的关键角色。
与东凯相识是在2004年。在由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李韶暑期交流计划下,近百位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华人学生到新加坡交流考察。主办单位邀请了几位在新加坡定居的华人移民代表,与学生进行对话。东凯和我都是受邀的对象,另外还包括新传媒的主持人徐冰以及国大和南大的两位教授。
那次时间短暂,也没有机会与东凯详聊。后来,东凯曾经邀我去看他的演出,可惜我的工作时间都是晚上,未能出席,一直感到十分抱歉。虽然数年间,我们多是在活动上碰面,互相了解些情况,偶尔通一些电话,但是我一直在关注他的成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百年庆典,我受邀撰写百年纪念特刊,东凯则负责几场活动的设计布置,见面的机会也多了一些。
在他家的聚会上,还有几位特殊的朋友。一个是伊斯干达,新加坡著名的作曲家。去年底,新加坡在东京举行的“探照新加坡2006”(Spotlight Singapore
in Tokyo
2006),就特别委约伊斯干达创作了一部45分钟的音乐作品《世代》(Generation/s),融合音响与录像艺术、舞蹈、华乐和印度乐、不同音乐文化的节奏,东凯也是其中一名表演者。
还有一位是准将,曾为新加坡军队的师长,如今是外交官,另外一位是一家知名国际手机公司在中国的人力资源总监(我的手机就是这个牌子,呵呵),很快将转到新加坡工作。大家喝着红酒,随兴聊天。最让我意外的是,曾为师长的外交官,如此风趣健谈,中英精通,谈事情一针见血,成为整晚的核心人物。
今天南大的一位学生跟我说,她一到晚上就很困,与我的生活作息相反。我说这证明正常与不正常只是相对的概念。在报社,总是需要晚间工作,这么多年,也牺牲了不少晚上社交的机会。以前因为晚上上班,没有办法看东凯的演出,所以,昨晚畅谈,看到他和夫人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装饰起来的家,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