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参加一个酒会,客人来自新中两地。
酒过三巡之后,场面活跃起来。中国的年轻男女都十分活跃,穿梭桌间敬酒拍照,虽是初识,仍不妨神态亲密、“打情骂俏”。
我一来没什么兴致,二来好像已经远离这种生活,变得正襟危坐、正经八百的。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就找不到过去喜欢喧闹、起哄的因子。
坐我身旁的是舞蹈演员出身的文化官员,我们一本正经地讨论起中国文化艺术和城市的发展,大概对方也是觉得挺闷的。
倒是几位时常要跟中国市场打交道的新加坡朋友,异常亢奋,拼酒、放歌,称兄道弟,与一般新加坡人的形象相距甚远。
在新加坡呆久了,越来越象新加坡人。新加坡人跟中国打交道多了,也越来越象中国人了。
前一篇:期待鼓浪屿的风情
后一篇:“文化苦旅”台北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