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感肌肤的罪魁祸首

(2016-08-26 16:00:23)
标签:

杂谈

成都高新安德门诊部-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杨保华

编者语:有很多人在用了某些化妆品或者被大太阳晒后,出现面部红肿、瘙痒等症状,就很笼统认为是皮肤过敏。那过敏肌肤出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据@皮肤学博士杨保华 分析,很多敏感肌肤患者就是玫瑰痤疮!原文如下:

因为敏感肌肤到我的诊所里求治的患者越来越多,微博上咨询敏感肌肤的粉丝也不计其数。造成皮肤敏感的原因有很多,如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滥用、寻常痤疮等等,但其实相当一部分敏感肌肤患者可能一开始就是玫瑰痤疮!

1. 什么是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又叫酒渣鼻,是一种常见的、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和毛囊皮脂腺的慢性充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30~50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在1%到20%不等,中国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报道,但个人认为发病率肯定不低。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专家委员会将玫瑰痤疮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在我国一般将玫瑰痤疮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如果你有以下症状,玫瑰痤疮的可能性就很大:在使用护肤品或者日晒后经常表现为面中部灼热、发红或者刺痛。


http://pic.dr.wenwo.com/fimg/26553194.jpg


2. 玫瑰痤疮与寻常痤疮有什么不同?

前者主要是由于面中部的充血性炎症导致的红斑、丘疹、脓疱、鼻赘等皮损,而后者是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角化过度、细菌繁殖等引起的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多形性损害。

3. 为什么会得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存在易感基因或者神经血管调节受体相关基因突变,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皮肤的过度免疫反应,导致导致玫瑰痤疮的发生。


http://pic.dr.wenwo.com/fimg/5323826.jpg



那么,诱发或加重的因素有哪些呢?

a. 辛辣刺激性食物: 70%以上的患者食入辛辣食物会加重,35%的人饮酒后会加重。酒精或者辛辣食物可能直接刺激表皮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导致血管扩张,诱发或者加重玫瑰痤疮。

b. 紫外线: 80%以上的患者对紫外线敏感。玫瑰痤疮对紫外线敏感可能与其自身表皮屏障破坏、抵抗力弱有关,紫外线更进一步造成表皮结构的破坏。

c. 螨虫:玫瑰痤疮患者蠕形螨的检出数量是正常人群的5.7倍。蠕形螨的虫体成分可以导致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并使表皮丝氨酸蛋白酶表达增高,皮肤屏障受到破坏。

d. 幽门螺杆菌:玫瑰痤疮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关系密切。

e. 精神因素:65%的患者在激动、精神紧张、生气的时候,症状会加重。

4. 得了玫瑰痤疮怎么办?

a. 首先,如果经常出现面部潮红、灼热或者刺痛的症状,一定要去皮肤科面诊,不要听信坊间传言的各种面膜,因为一些含有激素的面膜长期使用可能加重玫瑰痤疮的表现。

b. 其次,要科学地认识这个疾病,不要想到“酒渣鼻”三个字就抓狂!实际上女性患者一般不会发展到鼻赘期。

c. 最后,不要纠结于玫瑰痤疮是否能根治的问题,实际上它只是你漫漫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bug而已,积极治疗并合理护肤,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5. 玫瑰痤疮如何治疗

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a.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常用的一线药物有甲硝唑、壬二酸、硫磺制剂,或者口服四环素类药物。替代药物有克林霉素、他克莫司或者匹美莫司,口服替代药物为亚抑菌剂量的多西环素。对于毛细血管扩张可以采用强脉冲光或者脉冲燃料激光治疗。630nm红光具有抗炎修复的理疗作用。

b. 丘疹脓疱型:上述口服药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毛细血管扩张可以采用强脉冲光或者脉冲燃料激光治疗。

c. 鼻赘型:口服四环素类药物或者异维A酸。鼻赘可采用剥脱型激光或者脉冲燃料激光治疗。一些难治性也可采用ALA光动力治疗。

d. 眼型:口服或者外用四环素类药物,注意眼卫生,可以使用具有润滑作用的滴眼液。必要时请眼科医生会诊。

以上的治疗方式仅供参考,网友们不要对号入座,以免误诊误治。

6. 玫瑰痤疮皮肤如何护理?

玫瑰痤疮皮肤患者大多合并皮肤屏障受损的情况,尤其是红斑型玫瑰痤疮,皮肤非常敏感。因此护肤方式以温和为主,洗脸采用无泡型洁面乳或者清水洗脸;防晒尽量使用含二氧化钛或者氧化锌的物理防晒剂,刺激性更小;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防腐剂的护肤品;根据皮肤耐受情况适当使用含屏障修复成分如神经酰胺、天然保湿因子、透明质酸、多肽、积雪草等成分的医学护肤品。一些轻度的玫瑰痤疮患者,通过合理的皮肤护理也会得到好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