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丁小同磊立同行三岁半哭应对育儿 |
分类: 我的育儿心得 |
同同从小就是一个不爱哭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很少哭,有问题解决,有要求用各种方式表达,很少哭闹。当然,哭也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和要求的一种方式,她哭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你的三岁孩子》,书中写道,宝宝到了三岁半的时候,是一个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变得焦虑、多疑、情绪不稳定、爱哭,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大动作的倒退,比如爱摔跤等等。所以,当丁涵玥接近三岁半这个“可怕”的年龄段的时候,面对她情绪上出现的问题,我还是有心理准备的,面对出现的种种行为现象,我们还是能够应对和化解的。
三岁半的孩子,常常会让家长变得非常崩溃,家长们会想:我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了?其实,三岁半的叛逆期以及各种所谓的“异常”,只是孩子成长发育的一个阶段,这种“异常”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的发育水平让他们自己对外界的一切感到有些恐慌,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应对这一变化,所以他们自己会感到无助,继而导致情绪和行为出现一些反常。
表现之一就是孩子变得比以前爱哭了。
丁涵玥最近就很爱哭。不想吃饭了,哭;睡不着觉了,哭;想看电视了,哭;想看书了,哭;受了一点点的委屈,哭;摔倒了,哭;小辫儿梳的没有 董老师梳的好,哭……面对孩子的各种哭,即便我有心理准备,但还是经常让我瞬间变得有些抓狂,因为这些事儿根本就不值得哭嘛。
面对哭,该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要明白,哭是正常的行为。三岁半的叛逆期,让孩子自己感到恐慌和无助,内心的纠结让他们喜欢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非常正常。我们大人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去购物,听音乐,和朋友倾诉,可以去喝酒,甚至大哭一场,孩子可以采用的宣泄情绪的方式,似乎只有——哭。既然如此,哭,就让她哭吧。
小巫在《接纳孩子》一书中,曾经说过,要允许并接纳孩子出现负面情绪,作为家长,要积极的和孩子共情,表示理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并给予足够的陪伴,给予孩子勇气和力量,帮助孩子完成负面情绪的转化,重新快乐起来。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情绪锻炼,对孩子的心智发育极为重要,并将成为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其次,孩子的哭要适当。我们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发泄负面情绪,但要以不危害孩子的健康为前提。我曾经听过孩子哭得背过气的故事,这样的情况还是要注意避免的。孩子哭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照看一下哭泣的孩子,如果孩子哭闹的过于厉害,就要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不良的后果。
我在网上看到,如果孩子躺着哭,眼泪会顺着脸颊进入耳朵,引起中耳炎,家长要特别注意。还有,孩子的哭闹时间过长也不好,会造成大脑缺氧,影响健康。
再次,别让孩子的眼泪成为武器。很多家长,特别是孩子的祖辈特别看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老人就着急,任何要求就会无条件满足,以至于孩子把眼泪当做了要挟老人的最有利武器。小孩子是最会察言观色的,他们特别知道对付不同的家长用不同的方法。
作为孩子父母,必须要和孩子的祖辈做好沟通,凡是不合理的要求必须断然拒绝,要让孩子知道:你的要求不合理,我们不能满足你,哭?哭也没用!
最后,不同原因的哭,要用不同的方式化解。孩子哭的原因无非就是那么几种,不同原因的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绪不良。负面情绪出现时,孩子的哭,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予足够的理解和陪伴,和孩子一起去面对、接纳、化解这种情绪。要问清孩子为什么会不高兴,告诉孩子妈妈很理解你,明白你的痛苦,然后告诉孩子要怎么应对怎么处理,直到孩子高兴起来。
·闹觉。孩子很困又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这时的孩子就会变得很爱哭。家长不要对孩子训斥,要理解她内心的纠结,陪着孩子慢慢平静入睡。我承认,这一点,我做的非常不好。上了一天班很累,在孩子入睡后我还要洗澡洗衣服,还想看会儿书玩会儿电脑,可身边的这个小东西就是不肯睡,还老哭,经常弄得我很崩溃,也和孩子发过脾气。这一点,我要努力改正。
·身体受到伤害。孩子受伤了,或者摔跤了、生病了,也会哭。这种哭是孩子身体疼痛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表达方式。面对这种哭泣,我觉得家长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适当表示同情,最主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分散精力,转移注意力。
千万不要大惊小怪的表示过度的心疼和同情,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越发委屈,加重哭泣。当然,孩子生病也好,受伤也好,家长要先确定伤害程度,如果过重,还是要首先进行积极治疗,比应对孩子的哭泣更加重要。
·合理要求没被满足。所谓合理不合理,其实更多的是从大人角度判断的,这个判断和孩子的常常会有偏差。孩子觉得我吃饱了,大人却觉得他吃的很少,这时孩子提出了“我不想吃了”的要求时,在孩子看来是合理的,在大人看来就是不合理的。
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没有被家长满足,孩子就会觉得特别委屈,表达的方式就是哭。这种情况出现,家长要和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愿望,如果孩子的要求确实合理,那就应该给予满足,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自然就会破涕为笑。
·不合理要求没被满足。不合理要求,实际上就是无理取闹。孩子就是孩子,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给予各种接纳,但前提是也要有一定的规则,我们即便可以把这个门槛儿设定的很低很低,但这个规则也必须存在。孩子的要求一旦突破这个规则而发生哭闹,那么家长要做的就是绝不纵容断然拒绝,再哭也没用,决不能吐口儿,哭就哭吧,别拿自己的眼泪当做要挟大人的武器,我们不吃你这一套!当然,这样做的前提也是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出问题。
·无名原因。孩子莫名其妙就哭了,大人找不到原因,想不明白。这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说出哭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