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场里的一个东东,同同和爸爸,效果很好玩,大家坚持看完文章,还有更好玩的。
周一一回家,陈奶奶就给我讲了一件丁小同在大街上乱发脾气的故事。
我们家小区口有一个蔬菜摊,是几个勤劳的外地人开的。东西挺全,价格小贵,很适合小区里的居民买个应急菜,或是下班晚的上班族买菜。
卖菜的那家也有一个小孩儿,小同同大概两个月。小朋友家的小车子放在菜摊前,丁小同饶有兴致的玩了很半天。陈奶奶陪着她玩了一会儿,但总玩人家的玩具多少有点不合适,陈奶奶就想带着同同离开。
“走,同同,奶奶带你去超市买糖葫芦吃。”陈奶奶对同同说。
同同的反应就是,不走,我就要玩。
说了几次,陈奶奶把同同强行抱走了,结果同同当场大哭。陈奶奶和我们在这个方面的教育方法是一致的,就是孩子无理取闹乱发脾气的时候决不纵容。
丁小同大哭,陈奶奶站在一边不理不睬。本来这种事情再过个一分钟,非常识时务的丁小同就会停止哭泣的,这样的事情以前也有过。可偏偏一个老年程咬金杀了出来。
一个老太太走过,看着大哭的同同,对陈奶奶说:你怎么能让孩子这么哭啊,不能哭,来,宝宝,不哭,不哭,乖,别哭,你管管啊,别让她哭了啊¥%¥……%……@
陈奶奶估计当时满脸黑线,心里无语到了极致。
丁小同看见有人撑腰,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方法,她居然坐在地上了,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人来人往的小区门口,一个一岁五个月的小女孩坐在地方哭,旁边站着一个无语的陈奶奶,当时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我问陈奶奶:当时您怎么处理的。
陈奶奶说:我没理她啊,也没理那个老太太。我过了一会儿对同同说,同同,你不走,奶奶可走了,我就往前走了几步,同同就不哭了,自己爬起来,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去超市了。后来我觉得同同有点委屈,我们玩喜羊羊(就是那种一块钱一次的投币玩具,我们都叫它喜羊羊)的时候,同同就多玩了几次,挺高兴的啊。
听了陈奶奶的这番话,我觉得,这个带同同的阿姨,我真是找对人了。
丁小同现在似乎是进入了执拗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非常有自己的主意。但并不是所有的执拗家长都应该纵容,或者都反对,要认真鉴别。
我在《爱她,就要给她信任和尊重》里,说的就是丁小同执拗的一个故事。她执拗的要求自己倒水,对于同爹的阻止,我批评了。因为那是孩子在效仿大人的成长的实践,是自己在形成概念发展智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不但不应该粗鲁的打扰,更应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再比如,那天在爷爷家,又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儿。爷爷给同同买了西瓜,把最甜的西瓜心儿挖出来放在小碗里给同同吃。同同目睹了爷爷的这个动作,这时吸引她的不是西瓜,而是挖西瓜。她自己把西瓜挖到小碗里,然后吃掉,一下一下,挖的慢,吃的也慢。
爷爷着急了,说:同同,爷爷给你挖,爷爷喂好不好。爷爷得到的是同同的大声抗议,同同不让我们接近她以及她挖西瓜的一切设备:西瓜、勺子、碗,甚至那一块的桌面。她就这样执拗的挖,吃,有时候挖出来直接掉到桌子上,就自己用手放进小碗里,然后再用勺子用小碗里舀出来放进嘴里。有时候从小碗里舀出来没放在嘴里呢就掉在了桌子上,那就用手放回小碗里再用勺子舀,也不直接把西瓜放进嘴里。
在大人眼里,孩子不会变通,西瓜都出来了,都用手抓了,为什么还要放回碗里在用勺子舀呢。可在同同眼里,只有自己用勺子挖出来西瓜,放进小碗,再用勺子放进嘴里,才是一整套完整的吃西瓜动作。
这次,我们谁都再也没有打扰同同,任凭她的一系列动作,任凭她弄脏了衣服,弄花了脸,弄粘了桌子和地面……
我们纵容了她的执拗,因为那是她在学习,在长大。
这样的执拗,我们要支持。
但是,我文章开头讲的那个事情,我会采取和陈奶奶完全相同的方法去处理。是,孩子确实被玩具吸引了注意,想玩,不想离开。但陈奶奶已经让她玩了很久,而且玩具是别人家的,大人就要让她明白:玩具不是你的,你可以玩一会儿,但不可以霸占着没完没了。你要听从大人的安排,奶奶说了,咱们该走了,去吃糖葫芦了,你得听大人的安排。我们尊重你的个性,但有时候小孩就是要听大人的话,这是规矩,与自由,与成长无关!
这样的执拗,坚决要制止!

路上偶遇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妈妈要求这俩孩子照一张,同同很不矜持,乐成这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