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和同爸发生了冲突,冲突的原因当然是同同。
同同在爷爷奶奶家要喝水,我就用一次性纸杯倒了一些水。同同表现的很着急的想喝,我就用两个纸杯把水倒来倒去的加速降温。同同伸着手非常着急的要拿纸杯,同爸就拿走了其中的一个纸杯,纸杯里有一点水,迅速吹凉了,给同同喝。
同同现在很喜欢自己端着杯子喝水,但喝不好,昨晚就是,一下子水就倒到毛衣上了,毛衣湿了一点儿。
同爸又从我手里的另一个纸杯倒了一些水到他手里的纸杯,同同还是很坚持的要自己喝,这回喝进去了。
折腾了半天,同同也没喝多少水。可这时,同同开始伸手要我手里的纸杯,我那个纸杯里还有一点儿水,不多。我就把纸杯给了同同,同同接过来很高兴。我以为她是继续想喝,但事实并非如此。
接着,她拿起她刚刚喝水的那个纸杯,试图把两个杯子里的水倒来倒去,就像我刚才的动作一样。当然,她还做不好,水又洒了。
这会儿,同爸出现了。他很自以为是的认为同同还想继续喝水,就略显野蛮的夺过同同手里有水的纸杯,把杯子放在她嘴边让她喝水。
同同当然不喝了。她伸手夺同爸手中的杯子,越夺越急。
小胳膊哪儿拧得过大腿啊。同爸用力夺过纸杯,大声的对同同说:现在是你的喝水时间,只许喝水,不许玩,听见没有,不许玩!
同同的反应当然是放声大哭。
同爷爷同奶奶急了,我也急了。
我这时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同爷爷奶奶和同爸爸急的时候,我在旁边煽风点火来的,这一点,我做的不对,在此再次和同爹道歉。
同爷爷奶奶和同爹急的原因无非是同爹惹到了他们的宝贝孙女,我和同爹生气的原因却是,他犯了一连串育儿的巨大错误。
首先,同同可以做到自己用杯子喝水。虽然,她不一定每次都能喝好,可能会把水洒掉,但洒了又能怎样?同爹说,毛衣湿了,冷。湿了又怎样,回家换一件就可以了,再说,爷爷家开着电暖气呢,能冷到哪里,再说了,就那点儿水,又能湿到哪里去。
其次,喝没喝够水,同同自己会判断。她已经一岁五个月了,自己渴不渴不知道么,她想不想喝水不知道么,还用你们大人强迫么?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错误,同爹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里面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想吃烤红薯,妈妈就给买了一个并把红薯皮给孩子剥了下来。孩子大哭,不肯吃妈妈剥好的红薯。原来小女孩并不是想吃红薯,而是想自己去剥红薯的皮。
当时的同同也一样,她或许开始的时候是想喝水,但喝了一点儿之后她已经不渴了,或者说不想喝了。她想的就是效仿妈妈的样子用两个杯子倒水,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或者是大人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她只想做,就想做,偏要做。
而同爹,粗鲁的拒绝了孩子的尝试,拒绝了孩子的愿望,真的有点不对,甚至有点残忍。
此刻的同同正是在探索世界,对外界的一切形成概念的时候。一个倒水的动作,能带给她什么样的收获,我们谁也说不好,但野蛮的打断了她的这个动作,损失了多少,却是显而易见的。
她失去了观察水流动的机会。
她不能发现两个杯子这样对着水才可以从这里流到那里。
她失去了一次可以效仿大人做事情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她失去了一次可以通过自己做事获取快乐的机会。
她失去了一次可以发现一个好玩的游戏的机会,别忘了,小孩子都是喜欢玩水的。
别说我小题大做,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哪件事儿是小事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