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奶奶是现在周一到周五白天照顾同同的人,我从不管陈奶奶叫做“保姆”或者“阿姨”,和了解内情的人我就直接说“陈奶奶”,和不了解内情的人就说“我们邻居阿姨”。
陈奶奶今年50岁,是我老公家拆迁前平房隔壁胡同的邻居,拆迁后和我公婆家住一层,户型都是一样的房子。陈奶奶45岁从化工厂退休,曾经给小姑子看过小孩儿,人细心,人品好,也会照顾孩子,我非常满意。
和陈奶奶不熟悉之前,我只知道他们家经济条件一般,两口子都是老实人。我即将上班开始挑选保姆的时候,我一直想找一个专业的育儿嫂,我总觉得育儿嫂够专业,有比较新的育儿理念,能把孩子看好。但后来我又犹豫了,请育儿嫂,还要家里的老人盯着,外人无法让我百分百的放心,而且要在家里吃住,太麻烦。
公婆和我推荐了陈奶奶,我开始有点不放心,觉得岁数大,而且怕她是老一套的育儿理念和我们的会有冲突,而且是邻居,发生了什么以后再见面会很尴尬。
但权衡了利弊之后,我还是同意了让陈奶奶看同同,都在一个楼里面方便,人好,知根知底的,我踏实。
和陈奶奶聊过一次之后,我的很多顾虑一下子打消了。陈奶奶虽然50岁,也有一些身体上的毛病,但精力充沛,每天拳打脚踢的干活,是个闲不住的人。她看过小姑子的孩子,有一些非常新颖的育儿理念,有的说出来比我知道的还要多。她不主张我给同用纸尿裤,这让我大为惊讶,人家主动选择麻烦的方式,很说明问题。她说“你以后不要老买这泥那泥的了,自己做的,比买的干净放心”……
于是,我们定下来,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同同送到陈奶奶家,下班我们接回来。
磨合的那几天,有两天是我们不在家出去办事儿了,还有两三天是我故意躲在我家里同同在陈奶奶家。陌生的环境加上陌生的陈奶奶,同同表现不好。不爱用奶瓶吃奶,不在陈奶奶家睡觉,哭闹的很厉害。我非常心疼,但我咬牙坚持着。同同真是个适应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几天过后,同同和陈奶奶混熟了,奶也吃了,也不闹了。用陈奶奶的话说“我可算摸到她的脉了”。
同麻麻和陈奶奶顺利交接。
我们每月给陈奶奶一定的工资,不单给同同交饭钱,我公公定期把同同要吃的鸽子蛋送去。之所以不单交饭钱,一是这个钱没法给,给多少;二是即使我们给人家也不会要,肯定不会。为此,我和老公曾经有过顾虑,由于不给饭钱,无法要求陈奶奶给同同吃什么辅食,只能人家给什么我们吃什么了。
结果,同同在陈奶奶家的伙食,比在她亲妈家吃的好多了。除了每天的母乳,同同吃到了各种各样的辅食:疙瘩汤、鱼肉泥、蒸蛋羹、面条、西瓜、番茄、荔枝、梨水……花样繁多。
每天陈奶奶都要带着同同出去散步一到两次,去晒晒太阳,有时候推着,有时候抱着。有一次我下班到家将近7点了,陈奶奶没在家,她儿子告诉我她带着同同出去玩了。我出去迎她们,看见陈奶奶正抱着同同往回走,陈奶奶告诉我,同同困了,出去散散步,要不现在睡了晚上折腾,你们该睡不好了。
同同跟着我混的时候,想睡就睡,生活毫无规律性。我们每天上午睡到将近中午才起床,反正很不规律。同同在陈奶奶家,上下午各一觉,其他时间散步吃辅食喝水吃奶,忙忙活活的,却非常规律。
现在,同同在陈奶奶家再不哭闹了,当然脾气还是偶尔会发发的。
早晨,同同到了陈奶奶家就会给陈奶奶一个微笑,手舞足蹈的,非常开心。
同同发烧那次,第一晚,陈奶奶在我家呆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抱着。我们让她回去休息,她说回去我不踏实。
陈奶奶抱着同同在电梯里遇到了同同的奶奶,同同不理奶奶,让奶奶郁闷了很久。
陈奶奶带着同在楼下散步,一个碎嘴邻居说另一个孩子比同同好看,陈奶奶的老伴儿当场翻脸。不过我这个当妈的说句公道话,那个孩子确实比同同好看。
陈奶奶家经济条件不好,她的儿子今年高考,陈奶奶每周只买一条黄花鱼给儿子吃,但每次都会给同同留一块儿。
我们没要求过陈奶奶给同同洗澡,陈奶奶却经常给同同洗,和我们说:我给洗了你们不就省事儿了么。
我们和陈奶奶说,同同的衣服不用您洗,我们回家洗,您白天看同同晚上还要伺候那父子俩,太辛苦了。陈奶奶依然把同同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的,而且还是手洗的。
我一个朋友想请保姆,问我:你还能找到陈奶奶那样的阿姨么,我说:没了,陈奶奶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