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学习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虽然对于孩子的外语学习我还没有什么直接的经验,但个人仍然是赞同幼儿学习英语的。
幼儿学英语具有先天的优势
幼儿学外语具有天生的能力。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儿童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的装置,学习语言的能力在生命的第一年就表现出来”。婴幼儿会比较容易获得他们经常听到的任何语言。德国教育学家卡尔•毕贴认为,0-3岁婴幼儿对语言具有奇迹般的吸收力,这时的婴幼儿对输入给他的任何语言信息,都会神奇地全部吸收,处在语言吸收力疯狂上升的阶段;3-6岁幼儿的语言吸收力小于0-3岁的婴幼儿,但依然处于吸收力上升的阶段,同时能够接受更复杂的句子。
一直在观察铂然的语言能力,18个月了还只会发几个简单位音,语言发育是明显偏晚的,估计语言不会是他将来的强项。所以暂时铂然现阶段看的碟片只准备了中文童谣和《天线宝宝》类的碟片。有一次故意试试铂然,把一本图画书上的英语部分读给他听,他睁大了眼睛似乎觉得妈妈今天真奇怪。他自然是没听懂,但他的眼神和表情告诉我他识别到了一种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我指着图上的篮球重复地练“basketball”,然后问铂然我们家有“basketball”吗?铂然很快地指着地上的篮球告诉我他的答案。图上画的篮球是彩色有花纹的,与家里的篮球是有区别的,这说明首先铂然建立了对“篮球”这一事物的概念。其次他并不是对英语有多敏感,但是通过妈妈的重复和强调,能够建立起basketball这个语音与篮球这个物体的联系。这让我很触动。早教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让人们了解了孩子的潜能和“敏感期”,而0至3岁正是幼儿的最佳语言敏感期,根据“潜能递减法则”,这种天赋的语言学习能力是会一天一天随着成长而消逝。坐视这种天赋消失而无所作为是多么令人惋惜啊。我想不管铂然的语言接受能力如何,在他宝贵的语言敏感期,我都不应该让他失去这样一个尝试的机会。
幼儿期的双语学习可以“兼容”
很多语言学专家认为越早让儿童接触双语,儿童内在的语言学习机制就会越早接受两种不同的语言刺激,而独立的发展起来。可见,母语的学习和第二语言的学习相辅相成,不是对立的。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巩固,幼儿能够建立起对两种语言体系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现在跨国婚姻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很少听说哪个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说是不同的语言而出现语言障碍,相反,他们比更多单一语言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掌握两种语言。仍记得歌星韦唯多年前在谋体采访其家庭生活时曾说,自己三岁的大儿子象个自动的语言翻译机器,知道从母亲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用中文,而和父亲说话时则是一口瑞典语。语言是用来交流和运用的,并且要在运用中达到沟通成功的目的。幼儿是最敢于尝试,最敢于犯错,并在错误中修正,在重复中积累经验直至成功,这是婴幼儿学习本领的过程,而这种“实战型”的学习方法恰恰是语言学习所需要的。很多学生学了一辈子的哑巴英语就是因为英语学习只停留在书本和习题,缺乏了一种互动和应用。
幼儿期更利于孩子掌握规范的发音
从发音器官的发展来看,不同的的语言由于发音部位不同,口腔肌肉群的发展也会有差异。有时觉得中国人说英语怎么也不是外国人说英语的“那个味”原因也就在此吧。在幼儿时期,特别是3~4岁阶段,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开始定型。因此,在这一时期,如果儿童能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接触英语,并且有充分的机会使用这些语言,那么他的发音器官自然就会配合这些语言的发音而调整形状,掌握发音的技巧。
之所以把现阶段的幼儿外语教育称为“启蒙”,是因为现阶段对幼儿的英语学习,并不是要让他们学会多少,记住多少,而是在幼儿语言发育的敏感时期强化这样一种外语的刺激,让大脑的语言学习中枢接受母语以外另一种语言体系的存在,让它们还在幼儿时期就在脑海里打下一个烙印。比起等到我们成长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学生,外语突兀而生硬地来到我们面前,告诉你这是你必须修习的一门学科,将以学分衡量你的掌握程度要亲切得多吧。
幼儿学习外语更应注重引导
幼儿学英语首先应以兴趣为主。通过多听来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培养初步的语感。不至于正式开始英语学习时感觉到面前树立着一座巨大而陌生的屏障。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可以借助卡片、图书、光碟、实物等媒介,采取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近年来出现的双语绘本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幼儿的语言学习有层次的推进,刚开始可以只对孩子讲述中文故事,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英语是从始至终的渗透其中的,从慢慢认识其中个别单词到对照中文可以基本理解英文句子,到转换成独立的英文阅读,这样一本高利用率的绘本往往可以陪伴我们很长时间。
幼儿学英语不能急功急利。之所以我们还会在这里讨论“幼儿该不该学英语”,除了对幼儿学习英语的科学性的质疑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目前幼儿外语学习是被功利化了的。优质而成熟的英语幼教资源依然是稀缺的,致使幼儿英语教育需要不菲的投入,加上普遍缺乏语言环境,因此现实操作难度较大,成功率不高。因此能从小起步掌握英语,等于取得一种优势,能为孩子将来的竞争赢得更多的筹码。另外,单纯追求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也是不适宜的。幼儿期的英语学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启蒙,是对英语的初步接触。没必要让孩子刻意去记单词,不必以单词量来机械地衡量孩子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当然如果孩子能轻松掌握很多单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于这对将来是一种有用的记忆储备,前提是不要让孩子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何况,每个孩子的语言天赋不一样,不必以学习结果一概而论。
对幼儿的英语教育还应注重美感体验。英语流畅,简炼、幽默,富有音律美。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有时看国外碟片,有时宁愿费力地盯着中文字幕,也不愿意听国语配音,实在是配音常常会过于生硬,缺乏对剧中人物情绪的把握。语言浓缩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竞争的筹码或是获取某种资格或肯定,而是让我们得以了解其所依存的文化。知道这个世界所具有的多样性,从而更加睿智,更加豁达,更加包容。从幼儿期家长倾注精力开始的外语启蒙,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让外语成为谋生的工具,该是多么可惜。家长有感情地朗读也是一种积极的示范,另外通过经典的力量来感染和打动孩子,让美感的享受时时渗透在学习过程当中。
补记:之所以提笔来写这个话题,是因为一直很关注孩子的语言学习,孩子的外语学习究竟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一直很纠结。关于英语,实在是一直有一种情结,虽然学生时代也是非常喜欢的科目,糊里糊涂地也学了近十年,可至今也仍然是“哑巴”当中的一员,而很多孩子通过相对并不算长的时间,英语运用能力甚至超过了很多成人,对此深为汗颜。对于英语究竟应该怎样学,怎样有效率地学,孩子的英语应该怎样引导,也希望以此与各位父母交流。由于对此问题认识有限,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也可借鉴大家的经验,学习修正了。
另外,这次活动的书籍和奖品很有吸引力啊。呵呵,值得拥有,为了铂然,勇敢一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