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乍寒还暖的日子里,挥别北京初冬的骄阳,一脚踏上了华东上海的土地,双脚踏上上海的那一刻,心中狂想尽快感受下上海的都市气息,那该是如何与北京不同的呢?
北京与上海似乎从来都是恩怨颇多,作为中国两个最发达的大城市,有些谁也不服谁的味道。在此,我不对这些恩恩怨怨发表看法和意见,只说说我的上海印象。
看过很多上海的电视剧,从很小时候的《十六岁花季》,到后来的《男才女貌》,印象中的上海应该是传统的十里洋场配上灯红酒绿,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加上繁华的都市气息,应该和北京差不多吧。
走出上海火车站,坐在旅行社的大巴,欣赏着沿途的都市风景,却被挂在窗外的一件件衣服迷花了眼。上海人喜欢将晾衣杆伸出自家的窗户,然后上面挂满了内衣外衣,很有特色的景观,我却非常不喜欢。不管是高档小区还是普通住宅,这样的景观随处可见,是出于对上海空气质量的自信?还是健康的生活观念所致?总之,我觉得不雅,很不雅!(各位上海的朋友不要介意,我实在是不喜欢这样的风景线)


这次去上海,是去学习的,上海人的细腻我体会得淋漓尽致。开会的时候,每人一个小果盘,用保鲜膜细致的包裹着,每人一份,一模一样。不像北京,一大盘一大盘的,堆得满满的,但不是一人一份,和上海一点都不一样。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待客之道,也许根源就在于此吧。
几顿饭是当地的招待。很上档次的馆子,很精致的菜肴,杯盘碗盏都很精致,鱼、蟹、汤都被分成了小碟送到每个人,不用哗啦啦的去用筷子夹,显得彬彬有礼。由于是公务,不好意思举着相机对着餐桌拍照,一副啥都没见过的样子,嘿嘿~~上海人喝酒也很有礼,喝的是红酒,而且绝不灌酒,想喝喝,不想喝算,这样的酒风我很喜欢。
在上海逛了街,也出手买了衣服。逛街的感觉和北京差不多,大商场加上特色小店,没什么区别。上海女孩很瘦,我到了那里一下子变成了大胖子,在竹竿般的细腿丛中穿行,让我有些自卑。
走在上海街头,与走在北京街头没有太大的差别,我甚至会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参观了代表老上海的城隍庙,也看了代表新上海的黄埔夜色,登上了著名的88层观光层的金茂大厦去一览上海全貌,一直觉得上海的魅力就在这些里面。
随拍的上海
觉得这个建筑“很上海”

老城与新城,同在一片蓝天下

没拍什么大商场,哪儿都一样,一家小店门口挂的小袜子,好可爱,可惜很贵,没买

敬请期待:
苏沪之行之夜上海
苏沪之行 之周庄寻梦

桃子习作之秋韵系列
秋韵之秋叶
秋韵之秋水
爱琴海的狂想
草丛里的回忆 
桃子靓照
秋日晚风
桃子的试水照系列
美丽秋阳(桃子的定焦试水照一)
朴色青春(桃子定焦试水照二)
神秘红门(桃子的定焦试水照三)
送给老公的生日祝福(附老公的风景照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