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场大灾害,让孩子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现在两周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不知道灾区孩子们的眼睛里是否还有泪花,我只知道他们的心理一定还有深深的伤痛。
关心则乱,人们往往不会选择劝导安慰别人的方式,而把好心的安慰变味成为了客观的伤害,让刚刚被时间风干了眼泪的孩子们再次泪水满面。
已经有好多人说过相同的话了,不要再去诱导灾区的孩子去回忆地震的过程,去回忆失去父母的痛苦,去阐述幼小的心灵如何去面对灾难,去畅想自己的明天将会怎样。可是,我看到的听到的,依然是媒体在不停的诱导,不停的回忆,不停的阐述,不停地畅想,而孩子们,在不停的流泪。
看着真难受。
心理干预是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轻了,起不到作用,重了,又会适得其反。如果人人都能很成功地帮助别人忘记痛苦,重获心理健康,那心理医生这个职业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心理是件很复杂的东西,所以才会有个专业叫做心理学,才会有个职业叫做心理医生。一个好的心理医生需要在专业领域研究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挂牌行医,帮助心理不健康的人们驱逐痛苦。
但就是有这样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存在,而且还存在于媒体中,利用孩子们的眼泪来达到博取大众同情,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真的让人寒心。昨晚看某电视台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晚会,主题是两地小朋友手牵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很励志的一个主题,却依然做成了洒满眼泪的大煽情。主持人全场说话带着哭腔,眼睛里隐含热泪,节目里也有不少煽情赚眼泪的。一个节目说不好叫诗朗诵还是情景剧,一个小姑娘在舞台上哭着表演,内容是“地震了,被埋了,又被救了,然后爸爸告诉她妈妈死了”一类的内容,看得我立刻转台。
节目现场就有许多来自灾区的小朋友,或许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着相同类似的经历。轰然倒下的建筑物里埋葬了自己的亲人,至亲的亲人,本就是痛苦到极致的经历,却一次次的被人提起,刚刚有些愈合倾向的伤疤又再次出血,多残酷!!!况且还是在六一前夕,孩子们本该快乐的节日的前夕,又何必让他们再次心碎,难道让孩子们哭,大声痛哭就是你们做节目的初衷么?
这个六一,灾区的孩子或许不会快乐地笑着度过了,但至少不应再让他们流泪和心碎吧。
5.12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去了。一个让全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个让全国人民痛苦不已的日子,越来越远去了。虽然历史无法改写,虽然伤痛不会轻易愈合,但我们至少应该去努力地看着明天,带着灾区的小朋友们一起看着明天,更美好的明天。
常在电视里看到灾区的画面,孩子们在临时的家里吃饭游戏,笑容和举动里面,看不到灾难的影子。或许他们在逃避,或许他们已淡忘了痛苦,但至少他们已经没有了眼泪,不再像灾难刚刚发生那样在不停地哭泣,他们心灵的伤口已经在慢慢愈合,我们又何必再让他们流泪。
我不是心理学家,我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这些孩子远离悲痛,但我知道,我们不该再让他们哭泣!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都将援手伸向了灾区的孩子,许多孩子将离开这片曾经让他们心碎的土地,开始全新的生活。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会勇敢地和大人们一起重建家园,看着新的生活从废墟中重新建起!我想,有了如此经历又能健康长大的孩子们,必将是坚强勇敢大有作为的一代人!
别再让灾区的孩子流泪了,媒体的主旋律现在应该变成励志鼓舞勇敢的主题,而不再是追忆痛苦的过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