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一家很少和医院打交道,我本人就是那种有病不爱去医院的人,发烧38度烧到第四天才肯去看医生,爸爸妈妈也没住过院。这次,妈妈生病,一个月来我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单位和家就是医院了,从住院到看门诊,看透了医生和护士的脸色,领教了什么叫“看病难”,体会到了天价医疗,感受到了当病人除了要忍受疾病的痛苦,还要忍受看病的折磨。
先说治病前的检查,又是B超,又是木马,又是穿刺,又是捏,又是揉,妈妈的肿瘤在几天内生生地长大了一倍。刚开始我还认为是妈妈住院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肿瘤迅速长大,谁知和几个病友聊天后才发现,大家都是在检查的几天内肿瘤生长得很快,个个从一期肿瘤长成了二期肿瘤,看来这样的检查对于肿瘤的生长有很大的刺激。由此,结论很明显,这种检查方式虽然彻底,虽然准确,但也确实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再说住院难。我妈妈很幸运,顺利住进了医院,遇到了果断的医生,但也有很多患者有病却住不进院,病房确实紧张。不住院还真不知道,原来乳腺癌的患者居然如此之多,全国各地的患者涌入了北京,涌入了全国肿瘤集散地的这家医院。医生忙得脚朝天,病人有病看不了,这个难题该怎么解决。为了缓解住院紧张,包括我妈妈在内的所有病人都在拆线之前就出院了,回家虽然舒服,但对于术后的护理显然没有在医院方便和科学。
妈妈就医的医院专门有一种门诊,叫做“特需门诊”,都是一些医术高超的医生为患者看病。高额的挂号费和诊疗费暂且不说,医生一周出诊一次,绝对的供不应求。我个人认为,不要说普通百姓看不到这些医生,就是有钱人都未必看的到,没有关系,想看到“特需门诊”,根本就是做梦。
现在看病真是天价。现在就医,分为公费医疗、医疗保险和自费三种,因此医生手里的方子也就至少拉开了三个档次,公费医疗用的是最好最贵的药,医疗保险其次,自费的药最便宜。我妈妈属于医保患者,医生给我们开药的时候总是征求我们的意见都什么档次的药,最终我们的选择一般都是中等偏上的,结果一次化疗的费用是将近8000元。去拿药的时候,我捧着手里的药,觉得真是比金子还贵,其实就是一些化学成分勾兑的药物,却卖出如此的价格。我妈妈的一个病友需要放疗,连续放疗一个月,每次一分钟,刨除周六周日大概放疗22次,费用是2万元,也就是说,每一分钟的价格将近一千元,真贵。穷人根本看不起病!有个外地的年轻妈妈,26岁,很严重的乳腺癌,需要先化疗6次,一次一万六,六次九万六,来自农村的人,怎么看得起病呢?
和我妈妈一起化疗的一个阿姨是自费患者,和我妈妈一样都是乳腺癌,她化疗一次的费用是2500元,比我妈妈的低很多。如果用一分钱一分货的理论还说呢,她使用的药物一定不如我妈妈的好,效果也一定不如我妈妈的好,但人家没有地方报销药费就活该使用效果不好的药物么,难道因为人家掏不出这高昂的药费就该治不好病么,我真的不理解。
再说这好药和差药究竟有什么差别,咱们非专业人士一定不懂,真正看的懂处方和药方的人也就不需要排队看病去了。如此专业的医疗知识既然咱们都不懂,这其中能发生多少故事,咱们也就更加的不懂了。
医院的安排有时候很有意思,绝对不以人为本。就拿情人节那天看病来说吧。那天,我们是按照春节前的约定去化疗的,结果挂号的时候8点多一点,等真正看到医生的时候都十点多了。然后又是开方子,又是划价,又是交费,又是拿药,等到了输液部的时候,11点多了,可输液部上午收方子就收到11点。看着墙上的通知,我就在运气,我们如约前来,按部就班,没有耽误一点时间,却活生生的在上午输不了液,要白等到下午。
最后说说最让我生气的,就是现在的护理服务和提供护理服务的护士。不知从何时起,护士们不再负责病人的吃喝拉撒了,换句话说,如果患者没有家人,就必须雇护工,否则你根本无法住院,因为没人管你。妈妈住院时的护士虽说也没有什么笑脸,但其他的服务还是很到家的,随叫随到。
情人节那天和妈妈去门诊化疗,我险些和护士翻脸,要不是考虑到我妈妈还要在这里化疗到5月份,我真的会和他们急了。先是刚去的时候找不到人,我连问了三个护士关于化疗的手续,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我,让我憋了一肚子气。后来我玩命拉住一个护士,问她我应该找谁咨询,她给我指了一下护士台:那儿有人。我心说:奶奶的,护士台要是有人我还TMD用看你丫这脸色啊。我就故意跑到护士台,向护士台里面低着头喊:护士,护士,让周围看病的人都笑了,然后我回头告诉那个拉个驴脸的护士说:没人啊。
熬到下午,妈妈总算开始了化疗。我亲眼看到几个护士躲进了一个小屋子聊天,嘎嘎嘎地笑,跟母鸭子似的,医院是什么地方,来这里看病又都是什么患者,白衣天使居然能笑成这个德性,真是很过分。一个病人的家属推开门找护士,就听见里面的人说:去那边找,那个家属说那边没人,结果屋子里传出的回答是:那就等等,没办法了。苍天啊,大地啊,病人的点滴打完了需要换药,你们居然让人家等等,真是,真是……ciao~~~~
我妈妈化疗到最后的时候,药马上就打没了,我去护士台叫护士,让她帮忙起针。结果那个SB胖护士正在风骚的打电话,还说让我等会儿。我等了大概一分钟,又出去叫她,让她快点,药已经没了。结果那厮居然笑着对电话里的人说:行了行了,我得去了,真烦!当时我真想冲上去给丫俩大嘴巴,然后踢丫几脚,这是你的工作,你丫是烦患者还是烦工作啊,不干滚蛋!!!
这就是医疗。没有天使般的笑容,也没有舒适的环境和热情的服务,花钱不说,忍受病痛还要忍受繁琐的就医程序,看护士的脸色。医院墙上贴着的“以患者为本”纯粹就是扯淡。病人之于医院,永远是弱势群体,因为你生病了,就要求着人家,人家自然就有臭屁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