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r.cn/china/tpjd/200906/W020090611317240030690.jpg
3月1日,馨馨中班第二学期正式开学了。
就在开学前的三天,我接到了班主任杨老师的电话:“请问您是张馨予的妈妈吧,三月份马上就要开学了,因为最近市场物价上涨得厉害,幼儿园的伙食费也上调了,每月涨100元,等您交三个月托费时就开始按新标准收费了。”电话那头的我,虽然很是理解地不住的点头,但嘴里很无奈地回答着:“好的,好的,知道了!”
放下电话,我把这个坏消息传给了馨爸。馨馨的托费一直都是馨爸在负担。精明的馨爸,粗粗算了一算,一个月涨100,每天的饭费就涨了5元,相比以前的每天9元,涨了56%,增长率够高的呀!虽然对于幼儿园这种没有经过“听证”就涨费的做法,做家长的我们非常不情愿,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接受了。总不能不交钱,等老师给咱娃儿盛饭时,跟老师说:“您给她盛9块的吧!”
第二天,在家吃早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播了一则关于深圳幼儿园费用上涨的新闻。听着电视里传来的“一位幼儿家长对一月上涨七、八百元的伙食费怨声载道的埋怨”,我庆幸馨馨的幼儿园只涨了100元。后来,我又在网上敲了“幼儿园
涨价”这五个字,一下子搜出来十好几页的相关新闻,看样子是“不涨那是不可能,统一涨价是趋势,涨多涨少看园子,同园不同价”
好好算算馨馨上幼儿园这一年半的支出变化:
入园报名排队时,先是交了一个1000元的定金(那是不退的),包括被褥、床位等
成功报上名后,通知书上写的是每月1200元的托费,包括伙食和管理费
入园四个月后,幼儿园通知,应家长们的要求,请外教(这里的外教指的不是外国老师,而是外园的中国英语老师)教英语,每月交100元(这不是课外兴趣班,而是利用平时在幼儿园上课的时间学英语)
入园半年后,幼儿园又通知,现在开始学识字,买教具250多块,每月加收120元,还是利用平时在幼儿园上课的时间。
入园一年后,幼儿园通知,应男同学家长要求,幼儿园聘请了一位男体育老师,每周给小朋友们上一节体能课,每月加40元。开始,馨馨和班里几个女孩子一样没交钱,但听说没交钱的,老师给带到一边呆着。怎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晒在边上呀,没辙,还是交吧!
到现在为止,每月的固定开支就变成了1560元,这还不算给馨馨报的每学期二门兴趣班。粗粗一算每月得照着1700多块交。
其实,这还是北京相对便宜的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比起馨馨奶奶家旁边新落成的“国际双语幼儿园”4500元的入园基础费来说,我就得“找地儿偷着乐了!”
我小的时候,托费也就爸妈一个人半个月的工资;现在是爸妈一个人的工资(这还是工薪阶层上工薪幼儿园)。
时代变化了,消费是越来越高。
五年前,兜里揣着10块钱敢逛菜市场;现在转上半圈,手里攥着的100元就能所剩无几;
五年前,逛超市100元的东西两人拿不动;现在,购物筐还没装到三分之一,结账时就能吓你一跳;
五年前,逛商场还能淘点便宜货;现在,商场冬装的标签80%都是四位数,算算一个月工资也就够买件毛衣,还是没袖的;
五年前,高筒皮靴600到头了;现在,1500起价了
五年前,工资2200;现在,工资是2600(包括提职了加了400元)
没办法,家里多了一个纯消费者(馨馨),日子过得越来越紧了!
期待今年的两会,期待迟早实现“学前教育的义务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