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哭闹拒绝文文 |
分类: 我的馨事 |
馨馨转眼就到3岁了,不但长本事,动手能力强了,而且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太像小时候听你的话,指哪打哪了。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
上周三,馨馨像往常一样和婆婆一起,抱着她的三只小猪坐在电梯间接我和馨爸回家。电梯门开了,我和馨爸走了出来,馨馨高兴地拉着我们的手准备进门,可是听到馨馨的大嗓门的说话声,邻居小姐姐文文(比馨馨大1岁多,已经上中班了)从家里出来,露了个头,婆婆下意识地说了一句,“馨馨,等吃完饭,让妈妈带你去文文家玩啊!”(我们俩家经常串门),说完我们大家就各自回家了。
公公早已经做好了晚饭,我带着馨馨洗完手,把她抱上了小餐椅,还没等其他人拿起筷子,馨馨突然一下挣脱了我的手,一边站起来死活要从高处下去,一边高喊着:“我要去文文家!”
“不行,文文还没吃饭呢!”
“就是呀,你还没吃呢,等吃完了妈妈再陪你去!”
“馨馨最听话了!”我们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归劝着馨馨。
“不行,我现在就去!”
“妈妈还没吃呢!”
“妈妈也别吃了,现在就走,我要请文文到咱家看《巴巴爸爸》!”馨馨已经泪流满面了。
“我今天刚刚从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说的就是怎么对付小孩子的无理要求,唯一的可行的办法就是稍着她,不理她,过一会就没事了”馨爸边吃着,也发话了。
“馨馨赶快吃,当第一呀!”婆婆夹了一筷子豆腐丝,准备放到馨馨的小碗里,被坐在旁边的公公捅了一下胳膊肘。
“妈妈不是和你讲道理嘛,谁都得吃饭呀,馨馨和文文也得吃”
“必须吃完了才能去呢!”馨爸下了最后通牒。
馨馨立刻放大了嗓门,用小手死命拉着我的左胳膊不放,哭得更厉害了。别看我不动声色地用筷子夹着饭菜,一口一口往嘴里送,心里可打鼓了,看着馨馨的样子真是心疼(当时已经不敢正眼看馨馨了),可是为了统一口径,保持一致,同时更是为了不纵容、不娇惯馨馨,为了她以后好,我还是忍住坚持吃完了米饭。
“我还得喝粥呢!”
“不行,别吃了!”这句话又掀起了馨馨又一轮哭喊,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馨馨站在我的旁边,像个泪人似的,可能是对我的态度已经失去了信心,松开了小手。
“我发现妈妈现在的承受能力也可以了”馨爸在一旁“表扬”。
我刚刚放下碗筷,馨馨马上拉住了我的手,往门口走,“咱们去吧!”
“不行,得等到7点半!”馨爸又下令了。
我抬头看了看表,才7点5分,还早着呢。“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分散分散她的注意力。”我心里想着。
“馨馨,你不是要请文文到咱家看《巴巴爸爸》吗,你看书房里多乱呀,咱俩一起收拾收拾、打扫一下吧。”
“好,收拾收拾!”馨馨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眼泪,点了点头。
我吩咐馨馨把屋里的大球先抱了出来,然后帮着推出了三轮车和小自行车,又用扫把扫了一下,腾出了一些空间。
“馨馨,妈妈再教你认表吧。”我拿来了床头的小闹钟,搂着馨馨。
“看,现在这个长指针指到了3,等指到6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去文文家了!”
馨馨好奇地接过闹钟,不停地催着它走。
看着馨馨目不转睛地盯着闹钟,馨爸又发话了,“你等着吧,一会儿这表就得毁在她的手里。”话音刚落,就看馨馨一边嘴里喊着“加油、加油”,一边两只手端着闹钟往茶几上磕,就听“嘣”的一声,从钟闹上掉下来两个东西,电池被磕掉了,馨馨捡起地上了电池,仔细打量着。
“馨馨快给爷爷,要不然表可不走了”公公坐在沙发上,着急了。
“妈妈,到点了!到点了!”馨馨高举着闹钟,高兴地跑了过来。
随后,我领着蹦蹦跳跳的馨馨去了文文家。
这两天回想起来,正确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还真是一门学问。
首先不能简单粗暴地拒绝。即便不合理,也要尽量用平等的、商量的口气和孩子交谈,不要简单地拒绝。如果起初简单地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一闹,又屈从了,无原则地由着孩子的性子做,结果就给他造成了一种错觉:以后不管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争取一下,吵闹一番,便可以达到目的。
其次大人之间要一致,要互相配合,不要拆台。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爸爸不答应,妈妈答应;父母拒绝了,老人又应允。结果大人之间互相埋怨,不但容易造成孩子的无所是从,而且还可能让他利用矛盾各个击破。当然,在拒绝的方法上也要讲究,不能太伤孩子的心,如爸爸干干脆脆地拒绝,妈妈再柔声细语地讲清道理,耐心地诱导或转移注意力,使孩子感到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是认真考虑的,讲道理的,一般来说也是会听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