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2024-11-25 14:40:56)
标签:

常光宇

输油管道

分类: 管道记忆
                 才子常光宇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后排左二是常光宇(1975年摄于绥中

   
    常光宇,高级工程师,1972年10月由知青抽工来到东北输油管道,是铁秦线(铁岭——秦皇岛)辽宁二处绥中泵站的建站元老,任通讯班载波员。1977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曾在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生产处生产科工作,后调入中国石油秦京输油气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常光宇自幼聪明好学,爱动脑筋。父亲当年在绥中县一家照相馆工作,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摄影、冲洗扩印照片感兴趣,而且非常在行。在农村当知青时他还当过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对电影放映技术也非常的熟悉。抽工来到输油管道后,在绥中泵站学习通信载波技术,对无线电电子技术更加精通。1975年晶体管数字电路在我国悄然兴起,他发现一部电影的拷贝,最后损坏都是在拷贝两边的齿孔上,而中间影像的却没什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电影放映机在放映时,主要靠抓片爪,使影片每秒在放映机聚光灯前停止24次,放映到银幕上的影像实际是每秒24帧静止的图像,是由于人眼对所见图像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所以就感到影像是连续的。这每秒24帧固定图像是靠抓片爪来实现的,聚光灯光则是连续的。他接触数字电路后,就大胆设想,如果电影胶片没有齿孔,而是用数字电路控制灯光每秒通断24次,一样能达到每秒24帧的效果,电影胶片采用数字电机驱动,只要做到影像与灯光同步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电影拷贝的寿命。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他就写了一篇关于电影放映技术颠覆性改进的论文,大意是用数字电路放映机替代老式电影放映机。之后他把论文寄给当时的《大众电影》编辑部。他在落款上写的是“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辽宁二处 常光宇”。
   因当时还是文革期间,这样的学术论文是没人关心的,但编辑很重视,写了封评价很高的回信,称赞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而且理论上也是行得通的,论文和回信按地址寄到了沈阳的“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也就是后来的东北输油管理局。见到杂志编辑部的退稿和回信,当时的局领导大为惊讶,没想到输油管道还有这样的人才,于是将他调到沈阳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生产处,并送到大庆石油学院深造。在大庆石油学院学习结业之后,常光宇回到指挥部生产处生产科工作。
   后来为了解决两地生活,他又调入中国石油秦京输油气分公司负责技术管理工作,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潜心研究油气储运工程和油气井工程的理论与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包括变频调速技术在加热炉风机上的节能应用;输油管道太阳能加热炉的设计及运行思路;变频调速器代替蝶阀控制风量的节电效益;太阳能加热炉在输油管道上的应用设计,车载式小型流量计检定装置等等,并握有多项国家专利,他牵头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
   节电法宝——可控硅串级调速电机 发表在《电气时代》 1985年10期;
   车载式小型流量计检定装置发表在 《中国计量》 2004年01期;
  输油管道太阳能加热炉的设计及运行思路发表在《中外能源》 2007年01期;
   大排量脉动输油的节能探讨发表在 《中外能源》 2007年04期。
  常光宇的勤奋钻研不仅仅体现在输油管道技术上,还贯穿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段时间他爱人有病住院,他在医院陪护期间,看到护士输液的过程,受了启发,结果就又搞了个输液监护器,并获得了专利。
  常光宇博学多才,不仅在技术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还在文学艺术方面展现出了天赋和才华。在绥中泵站工作期间,他结合输油工作实际,创作了多首诗和歌词,受到职工们的欢迎和称赞。
   1973年10月,在铁秦输油管线建成投产时,他写了一首诗歌《我愿做一滴石油》,热情奔放,能量满满,表达了石油人的浪漫情怀。



               我愿做一滴石油
                       作者:常光宇
                       (1973年)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一滴石油,
                    无声无息,
                    对人民无索取,
                    给人的却是热和力。
                    我赞美石油的精神,
                    有益人民,
                    燃烧自己。

                    我愿做一滴石油,
                    与亿万滴凝在一起,
                    冲向“工业学大庆”的战场,
                    涌进“农业学大寨”的阵地。
                    拼命地燃烧,
                    放出一切热和力。
                    让发电机猛转,
                    带起万台机器。
                    推土机铲平万座山,
                    拖拉机翻起千层绿。
                    喜看工农大跃进,
                    抖出中国人民的志气。

                    我愿做一滴石油,
                    流进浩瀚的油海里,
                    装进擒贼的舰艇,
                    载入驱雾的飞机。
                    让雄鹰展翅在祖国的领空,
                    让军舰破浪在祖国的海域。
                    警告帝国主义,
                    休打鬼主意!
                    社会主义中国,
                    有铜墙铁壁。

                    我愿做一滴石油呵!
                    装进列车的内燃机,
                    兴奋地燃烧,
                    永不停息。
                    让列车满载胜利的喜讯,
                    日行千里路不迷。
                    燃烧呵,
                    永远是燃烧,
                    劈开狂风暴雨,
                    碾碎挡车的螳臂,
                    迎着灿烂的朝阳,
                    飞向胜利!




   1973年底,常光宇还相继创作了歌词《输油工人望北京》和《我是输油的千里眼》两首歌词,后经他的朋友谱曲,成为绥中泵站职工备受欢迎、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输油工人望北京》参加了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辽宁二处(现在的锦州输油气公司)的文艺调演,《我是输油的千里眼》在站里的联欢会上由他自己演唱,受到好评。



             输油工人望北京

                    (女声独唱)
               作词: 常光宇  作曲:梦起 
                   演唱: 高 静
                    (1973年)

 
                      输油工人望北京,
                      心潮激荡春风卷。
                      石油滚滚如浪翻,
                      手捧石油把礼献。
                      条条管线连北京,
                      心里话儿说不完。
                      啊!
                      绥中北京千里远,
                      毛主席和我们心相连。
 
                      输油工人望北京,
                      路线斗争记心中。
                      狠抓革命促生产,
                      继续革命永向前。
                      条条管线输石油,
                      滚滚石油输不完。
                      啊!
                      绥中北京千里远,
                      毛主席和我们心相连!

                 (此节目参加了处文艺调演)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歌片根据记忆整理)




              我是输油的千里眼

                     (男声独唱)
                 作词: 常光宇 作曲:梦起
                      (1973年)

 
                     顶风雨,冒严寒,
                     我为输油架银线。
                     条条银线明闪闪,
                     红色电波永不断。
                     石油滚滚捷报传,
                     通讯战士心喜欢。
                     啊!
                     条条银线连北京,
                     我是输油的千里眼!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歌片根据记忆整理)





   1975年,绥中泵站有部分同志为支援辽河油田而调动工作,常光宇写了《十六字令三首》词,这三首小令表达了他与这些同志分别时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



                                                          
               十六字令三首

                     作者:常光宇
                      (1975年)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心,
                    朝夕相处情意深。
                    为革命,
                    身分心不分。
 
                    心,
                    鱼水之情永远亲。
                    阶级情,
                    友谊胜似春。
 
                    心,
                    跳踉翩翩逐浪滚。
                    共勉励,
                    永远向前进。

             (为部分支援辽河油田而调动工作的同志作)                        

               

    2012年,常光宇不幸因病去世。噩耗传来,老同志们都感到太突然!他是从绥中泵站走出去的,我们一起工作过好几年,才华横溢的他刚刚退休,却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惋惜和怀念!


【管道记忆】才子常光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