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的壳
【手机微距】 
夏日炎炎,在妈妈家小院里见到了好多只蝉蜕挂在花草树木上。蝉蜕是蝉的老熟幼虫所蜕下的壳,见到蝉蜕就是入伏了。
蝉俗称知了,属同翅目,蝉科,不完全变态昆虫。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每到夏天,我们常能听到蝉的鸣声。实际上,蝉的若虫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多的可达17年,它们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是农林害虫。在此期间,若虫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逐渐长大。在幼虫发育过程中,外壳限制它的生长,所以要褪去壳,称为蜕皮,也叫做蝉蜕,蜕变后成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蝉。
古人有金蝉脱壳的成语,指的就是蝉的蜕变,它的原意比喻金蝉留下表面现象,实际上却脱身逃走了。
金蝉脱壳也是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计,指留下虚假的外形来稳住敌人,自己暗中脱身而去,离开险境。这是一种走而示之不走的策略。
据说蝉蜕是一种中药,中医常用其做解热镇静。
幼虫成熟后,它们便悄悄地破土而出,脱去自己金色的外壳。
它紧紧地抱着植物的枝干,静静地留在了那里,它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了透明的空壳。
我们能看见的“金蝉脱壳”的壳,就是若虫的最后一次蜕皮。
蝉蜕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植物的枝叶上。
成虫经过蜕变又重新回到树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