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游锦州笔架山
【手机随拍】
神奇的笔架山与“天桥”
(笔架山风景区宣传板图片 手机翻拍)
“浩瀚渤海湾,
绝景笔架山;
退潮通一路,
潮涨走千帆。”
这是我国著名外交家、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先生对锦州笔架山的赞美诗。
锦州笔架山是锦州南部的一处奇特的自然风景区,面临辽东湾,毗邻锦州港,是近海中的一个连陆小岛。岛上三峰列峙,最高峰有78米,形如笔架,因而得名笔架山。又因其东部海中也有一形状如笔架的小笔架山与之遥相对应,故又称为大笔架山。
笔架山跨海1·8公里,期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称“天桥”。这座“天桥”随着潮汐的涨落时隐时现,神奇绝妙,堪称“天下一绝”。
笔架山名为山,实为岛,山岛环境优美,自然景点密集,有马鞍桥、一线天、神龟出海、石猴泅渡、虎陷洞、梦兰湾等。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吕祖亭、太阳殿、五母宫、万佛堂、龙王庙、三清阁等,三清阁是其中的核心建筑。
笔架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诸如仙女造桥、虎陷洞、神水井、展纸石和洗笔泉、盘古开天……这些传说以离奇的色彩、巧妙的构思、浪漫的手法,描绘了笔架山的历史沿革、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不由使人感叹:笔架山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锦州笔架山还有“笔峰插海”的美称,是锦州八景之一。
作为锦州人,我已无数次去过笔架山,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喜欢在那里看海听风,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五月初夏,我又一次来到这里。
海
门
笔架山风景区的正门也叫海门,由清华大学设计,南侧是彩虹式拱形龙门,象征着“天桥”;北侧是两把金钥匙的造型,寓意着金钥匙打开景区大门,让游客跨上“天桥”登临神秘的笔架山岛。
海门广场


海门广场
仙女造桥雕像
这座“仙女造桥”雕像来源于“仙女造桥”的传说,说是天宫中有两位九天仙女,为了方便笔架山岸边的人们上山采药,偷偷地从天宫下凡,在海岸和笔架山之间抛洒下无数的珍珠,造成了今天的“天桥”。
神水井
海门前边有一座石亭子,亭子里有一口神水井。这是一口淡水井,井
深约4米,直径约1米,井口用青石条砌筑呈方形,水位高于海平面。它离岸边只不过
50米,井水却甘甜爽口,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水源,也是靠海最近的淡水井。
神水井建于1912年,当年修山的道士因岛上淡水不足,便到北岸寻找水源,在海边找到了泉眼,便就地打井。挖井时发现井底东南角与大海相通,海水如泉涌,便用巨石将其堵住。所以此井虽在海边,井水却甘甜爽口,堪称笔架山一绝。
海边长廊(维修中)
长廊的北侧修建了临海公园
天 桥
天桥的形成是由于海浪被狭长的笔架山分开后,至山北又汇聚一线,巨大的力量,天长日久便在这一线堆积沙石,地貌学上称作连岛沙坝,因其天然形成,故称“天桥”。
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向两边退去,通道便像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笔架山,游人可沿沙石路登岛上山。
每当涨潮时,海水又从两边夹击而来,“天桥”在海浪中渐渐变窄。
满潮后,“天桥”完全隐去。
这里每天潮涨潮落两次,“天桥”露出水面两次,这一现象属世界奇观。(天桥,全世界只有两处,一处在中国锦州,另一处在韩国。韩国天桥一年只出现两次,逢大潮出现。唯有锦州天桥天天潮起潮落,天天出现天桥)。
我到达这里时是中午,正赶上落潮,“天桥”显现出来。
由笔架山经“天桥”步行返回的游人
我们这拨从“天桥”步行去笔架山的游人走到多一半路时,海水开始涨潮,已来不及走到笔架山,景区工作人员组织我们乘坐快艇过去。
在快艇上近观笔架山
笔架山岸边的快艇
山 门
来到笔架山,首先看到的是石造山门,高3米,宽3.64米,上书“光耀家国”,背面又书“重道亲德”。
山门背面
座落在笔架山山脚的栈桥,由山门口起向大海延伸。
在栈桥上回望笔架山
姊妹亭,在这里可回看“天桥”。
涨潮时,海水从两边夹击而来,“天桥”在海水中渐渐变窄、隐没。
山上的168级台阶,直通吕祖亭。
吕祖亭
吕祖亭坐落在笔架山北峰上,形如小塔,传说此亭是吕洞宾“八仙过海”时小憩之处,故名吕祖亭。
吕祖亭旁边的“洗笔泉”、“展纸石”景点。
太阳殿
太阳殿为正方形石结构建筑,殿内有太阳佛、破肚佛、催命判官、寿星老等10位佛像。
雷公祠
电母祠
山路
山路
山上的小野花
五母宫
五母宫原来是两层仿古阙式建筑,由于“文革”的破坏,现存一层,分为五间,每间有月亮门相通,给人以石窟之感。五个石窟分别供奉金瓜、木果、水食、火菜、土粮五圣母像,其神采逼真,体态安详,在国内现存古寺庙中独具风格。
五母宫门前的柱式牌坊,上有盘龙浮雕,雕工精细,令人赞叹。
盘古开天文化广场
这是传说中的盘古开天之处
北侧石壁上刻有《盘古开天、笔架成山》的古老传说
南侧石壁上刻有《三清阁赋》
三清阁
三清阁是岛上的主要建筑,位于笔架山主峰,始建于1921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全石结构建筑,阁共六层,通高26.2米,为花岗石仿木结构建筑,八角攒尖顶,飞檐翘角,别具一格,内奉汉白玉石雕道教造像37尊,各高二米左右,雕工精美,神态各异,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登临阁顶,举目远眺,海天一色,风景绝佳。
精美的三清阁
三清阁正面
三清阁石门
三清阁最顶层供奉的盘古神像
盘古神像以耳、鼻、口分别为龙象征龙首;以日月象征双目。头上立一象征鸡的凤鸟,而凤鸟喙啄的葫芦,又是“浑敦(混沌)未开”的象征。可以说,这尊神像,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史料记载中勾划出的传统盘古形象模式。
三清阁上的龙头
由盘古开天文化广场通往三清阁的台阶路
在三清阁上俯瞰笔架山法雨寺
登上笔架山最高点三清阁,尽情欣赏大海的风光,极目远眺,海天相接,一望无际,令人心旷神怡。
海水清澈,自然风光迷人。
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眺望辽阔壮美的大海,360度无死角,美丽景色,一览无余。
法雨寺入口
大雄宝殿
万佛堂
护法殿
在法雨寺看三清阁
庙宇与大海
沿路继续南行
以大海为背景拍桃花
通往山尾的台阶
山尾顶上的小木亭
山脚下蜿蜒的环岛路
俯瞰环岛路
笔架山西侧的锦州港
台阶通向护法堂
山脚下的环岛路
法雨寺三圣殿面朝大海
法雨寺三圣殿的大台阶通往环岛路
环岛路上的小广场
环岛路边的廊亭
廊亭与木栈道相连
木栈道
建在岩壁上的法雨寺三圣殿
观海平台
山上悬崖峭壁奇秀
回到山门前
品海鲜
笔架山岸边
乘坐快艇驶离笔架山
乘风破浪,驰骋在蔚蓝色海面的快艇溅起洁白的浪花。
面朝大海,看浪花翻滚,放飞美丽心情。
接近岸边,快艇开始减速。
快艇速度平缓下来,海面现出优美的波纹。
海面上的游艇
海浪拍岸
满朝后,“天桥”隐没在茫茫的大海中。
笔架山北侧的游船码头和栈桥
船码头停靠的船只
渔船
海上的游艇
笔架山潮汐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