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锦州紫荆山 【手机随拍】 
我国叫紫荆山的山并非一个,在网上搜索一下,除我的家乡辽宁锦州紫荆山外,还有福建漳州紫荆山、广西桂平紫荆山、河南郑州紫荆山、山西朔州紫荆山、甘肃省庄浪县紫荆山。
锦州紫荆山位于城东二十里,为南北走向,最高峰为白头山,高约370米,周边山脉相连约四十余里。流淌千年的小凌河、百股河环绕山脚奔流而过,愈显山清水秀。
此山荆条密布,每到开花季节,香飘四溢的小花就会把整个山峰染成紫色,因而得名。
峰峦起伏的紫荆山形如“九”字。每年夏至前后,太阳北移至主侧峰之间升起,霞光四射,照耀锦州大地,美丽而壮观,好似一个“旭”字,故称“紫荆朝旭”,为锦州八大景之一。
因紫荆山风景清幽,古时文人雅士游此多留诗文。
古人有诗赞之:
紫荆高耸古城东,
曙色平分瑞霭浓,
烟锁层峦迷翡翠,
岚腾绝顶隐芙蓉。
明大学士孙承忠题:
“紫荆山高大为城东障,日出时山顶如盘捧日,而山岚光青霭入画。”
并作诗:
西周荆作天,
东周荆作山,
独有关山月,
双披客鬓斑。
又诗曰:
荆山山作紫,
螺山山作红,
夕河抛日梭,
织山锦州雄。
另外明代郡守孙成作诗:
紫荆横亘壮东偏,
幼出扶桑景宛然。
残月已沉苍霭散,
片云初拥赤光悬。
海门耀日腾朝气,
水际凝寒恋烟宿。
锦水风清春光晓,
肿胧直上翠屏边。
清翰林院陆善格作藏头诗云:
紫气东来道可传,
荆门山脉绕城边,
朝时日出窗前望,
旭字形成八月天。
紫荆山自然生态环境原始,景色宜人,天然景观独特。由于离市区不远,我年轻的时候和同事、家人曾多次去那里游玩,但都没登顶。
我第一次登上紫荆山主峰是在2013年中秋节前夕,由于是秋天,山上的荆条花都谢了,没有看到满山荆条花的美景,感到有些遗憾,就想着以后荆条花盛开季节一定要再来登顶,看看那满山
清香四溢的紫色小花 。
今年七月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在荆条花盛开的时节再次登顶紫荆山。
在百股河桥上远眺紫荆山
穿越百官屯,村路上看到紫荆山主峰。
路过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传染病医院北侧是锦州市康宁医院
由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和康宁医院门前墙外起,正在修路,此路直通紫荆山脚下。
走到近前发现是沿紫荆山新建的柏油盘山公路,名为辽宁(锦州)传染病区域集中救治中心交通道路。
盘山路向东有一条土路,我沿着这条路前行,这里通向紫荆山北坡。
走过熟悉的小桥
三圣寺石碑
这里是紫荆山原有古建筑——“荆山寺”(现改名为“三圣寺”)的位置,荆山寺建于唐代、重修于明嘉靖年间。据大明嘉靖丁末年所立重修碑文记载:“紫荆山云锦城东十八里许山之西麓有寺稽诸说盖自宋元以来古刹也,峰峦叠翠水秀溪明名曰‘紫荆清晓'为锦州第六景,僧众修养于此凡居民过客岁时伏暑盛游玩于焉”,再现了当时寺庙气势恢宏的景象。
七年前我来过这里,见过后期建筑,现在正在重新修建。
正在重修的三圣寺
上山没有修建的路,只有寻着人们攀爬踩出的一条小径前行。从这里通往主峰。
山坳里,紫色的荆条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多姿多彩的蝴蝶翩翩起舞,令人十分惬意。
林深树密,时而要猫腰前行。
走出一片树林,见到前边正在修筑的盘山路。
横跨盘山路有一条小径,继续前行。
登山小径掩映在草木中
见到一指示牌——前方晒经台,海拔200米,距离此处2公里。
山林中横卧着一块硕大又平坦的巨石,据传,当年荆山寺藏经阁里有大量的经文典籍,为祛除潮气,每年都要在此晾晒。一日风和日丽,晒经石上摆满了经书,恰逢菩萨途经此地,见石板上的经卷烁烁闪光,便在祥云之上口诵佛号后飘然而去,过后人们看到经文已经深深刻印在巨石之上。而今若细细端详,石板上仍隐约可见斑斑字迹。
走在林中,感觉阴凉舒适,空气特别新鲜。
指示牌——前方是洗笔泉,海拔160米
这棵大柳树下,有一眼用石头垒起来的石井,里面是一汪清泉。
奇异的是这眼泉水黑如墨汁且经年不涸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东巡祭祖途经紫荆山,时值伏日,天气燥热,见此山林浓荫蔽日,凉风习习,便入山小憩。山中幽静清爽,皇帝诗兴大发,命人取来笔墨,铺纸于石板之上,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写就诗文一首。写罢,将笔置于身旁一泓泉水之中,顿时水黑如墨,然掬水而视却水清无色,乾隆皇帝甚觉奇妙。又见身前石壁平滑如纸,便蘸墨挥毫,写下“洗笔泉”三个大字。写罢,抛笔于泉内,仰笑而去。此后便流传下来用洗笔泉的水洗笔,可沾皇家帝王之气,写出锦绣之诗文,还可顺利中举进仕文运亨通的佳话。当地曾流传一首民谣:“洗笔泉、泉洗笔,想中状元洗一洗。”从此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八方学子纷至沓来,盛极一时。如今洗笔泉已垒砌成一眼石井,仍可见泉水盈盈,成为紫荆山一大景观。
路旁石壁上镌刻着“洗笔泉”三个红色大字。
山石嶙峋
沿途,不时可见以往驴友们穿行时系在树枝上用作路标的红布条,真得感谢他们。
山势逐渐抬升,要从这块大石头上爬过去。
前行2公里是紫荆山
路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头
艰难的攀登,磨练着意志和耐力!
大石头上写的是“保护生态”
站在半山腰处眺望山下
小道难辨,幸好有驴友留下作路标的红布条。
这些大石头得爬着上去
回望爬过的路
山体西侧有凉水塔处是大唐锦州热电厂
巨大的山石
山景
山上植被茂盛
坡更陡了,登山变成爬山。
正在修建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犹如玉带。
连绵的群山
前往山顶,要经过一段陡峭小径。
通往山顶
沿着大石头向上攀登
走过大石头,前面又是掩映在植被中的小径。
爬上山顶
向南眺望,前面不远处又有一座山峰,好像更高,那里就是紫荆山的顶峰。“这山望着那山高”,有这种感觉。
山上荆条花盛开
山上荆条花盛开
山上荆条花盛开
山上荆条花盛开
两面是陡坡,从大石头上爬过去。
主峰近在眼前
主峰顶上站着两个人
紫荆山顶过,但闻诵经声。
这水泥方块是山顶的中心位置
回望先攀上的那座山峰
站在紫荆山顶峰,这里是锦州城东的制高点。
极目远眺,视野开阔,东侧是凌海市(锦州所属县级市)。
沿山顶南行,从南坡下山。
植被茂密,下山的路不太清晰。
下山途中远眺,南侧能看到锦州的母亲河——小凌河。
俯瞰山下
山的南面是广袤的平原,尽头是海。
南坡巨石
向西眺望锦州城区
下山的路越来越难辨认,又发现了驴友留下的红布条。
下山途中回望紫荆山主峰,满山青翠,郁郁葱葱。
不知不觉才发现自己走到了一片松林的边缘,忽然路径就此不见了,红布条也找不到了。
我不想原路返回,决定从松林里穿过去。
再往前走,是一片更大、更茂密的松林,高大的松树飒爽英姿昂首挺立,西照的阳光透过松林闪耀着金光,犹如梦幻一般迷人,虽然没有路,但我坚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去。
经过艰难的跋涉,我终于走出了松林,出口处见到的竟然是新修的盘山公路。
这是盘山公路北行方向
这是盘山公路南行方向,我选择南行。
新修的柏油公路开阔、平坦,路两边树高林茂。
在盘山公路上回望紫荆山
走盘山路下山,比走山间小径轻松多了。
出口处通往锦州东大锦线公路
锦州紫荆山虽然与国内名山大川无法相比,但作为家乡的山,我还是非常喜欢,要说登紫荆山给我带来最大的乐趣和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品味原生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