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世博园——恐龙与树化石 【手机随拍】
锦州世博园拥有世界首座国际古生态馆和中国首座国际树化石园,在国际古生态馆的入口南侧还有恐龙园,是最吸引游人的一个去处。
在恐龙园可以看到许多巨大的长颈龙,它们是电控的,不仅会摇头摆尾,还会一声声的吼叫,真是活灵活现。我们虽然不能想象出2亿多年前恐龙真正的动态和叫声是什么样子,但置身园中,还是会把我们带入那个远古的年代……
长颈龙
恐龙园北侧是国际古生态馆,此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馆,共展出2000多件古生物化石标本,展厅中设有恐龙生态、三叠纪、第四纪冰川等三大景观区,大到长24米、高6米的亚洲最大恐龙马门溪龙化石骨架,小到14厘米的以张和命名的中生代“张和兽”化石等多种古生物化石,是世界首座以远古生态系统复原为全部内容的展览馆。展出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全部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张和先生(张和是锦州人,现为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捐赠。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去参观。
国际古生态馆前的张和兽
张和兽说明:
1994年,在我国辽宁朝阳以东尖山沟村发现了一件长14厘米的哺乳动物。通过它甚至可以看到我们人类祖先的影子,描述这件化石的文章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的权威刊物上,轰动了全世界。这个小动物被命名为五尖齿张和兽,属名是用化石发现者张和先生(锦州人)的名字命名的,张和的名字随着张和兽传遍了全世界。
与国际古生态馆相毗邻的就是中国首座国际树化石园——“张和国际树化石园”,园内所有的树化石也都是由张和先生捐赠的。
张和国际树化石园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11个展区,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南非、印尼、俄罗斯、蒙古国等8个国家的树化石,数量达到3000多件。其生成时间最长的有1.7亿年,最短的也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树化石园内有三个世界之最:即世界最高的树化石高达13米,最粗的树化石直径2.8米,以及最大的树化石埋藏状态区。
在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树化石的形成过程,还可以了解一亿多年前的古气候、古地理、古环境。
南非树化石区
南非树化石的特点是石质坚硬色润棱线明晰,色彩为灰白色,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时代至白垩纪,距今1.9忆年至9000万年之间。
马达加斯加树化石区
马达加斯加树化石的特点为红黑色,黑色雷击木,也就是说这颗树当时被雷电击中着火,而后又迅速的被泥石流或火山灰掩埋,经过漫长岁月,形成了坚硬的硅化木,这种树化石是极为少见的,看上去有炭质感觉,马达加斯加化石资源十分丰富地质年代可追溯到侏罗纪时期。
玛瑙树化石区
玛瑙树化石堪称树化石中的珍品,它是雕刻艺术品的最佳材料,经过精细的抛光打磨后晶莹透亮,可以和玉石媲美,我们都知道钻石的硬度是10,瑙树化石的硬度一半都在6-7,有的甚至高达8,已接近钻石。
美国树化石区
美国树化石区中最高的这个树化石堪称世界之最,它高13米,直径1.4米。美国树化石的特点:色泽为红色,硅化程度极高。
中国树化石区
这个区树化石产地大都是辽西地区,据记载,中生代晚期,辽西地区有一片片高大的松柏类乔木形成的原始森林,突然这里火山喷发,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就形成了树化石。中国树化石区有一些绿色的化石,它的树皮表层含有铜矿物质的成分所以成绿色,这种绿色的树化石是非常罕见的。
蒙古国树化石区
蒙古国的树化石色彩丰富,种类很多,大部分化石都是发现在沙漠地带。
世界之最——裴德异木
蒙古国树化石区也有一个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粗的树化石,直径2.8米,重达18吨,地质时代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距今约1亿至1.720亿年,这棵树在它没有形成树化石之前,树龄就有一千多年了。
迷人的瀑布景观
这里是园内的第三个世界之最——树化石埋藏状态区
这是目前世界上首座树化石埋藏状态景观,它展示了树化石的埋藏状态。
树化石沙漠区
木化石的形成
树干要想成为硅化木,先决条件是遗体必须得到迅速掩埋。树木被泥沙埋藏后,含丰富硅质成分的地下水溶液一边溶解树木的木质成分,一边将自己携带的硅质成分沉淀于所溶解的孔洞中,发生物质交替现象。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且以分子相交换,则可保存树木的细微结构,如年轮及细胞轮廓等。如交替速度小于溶解速度,则主要保存了树木的形态。最后,树木的原来成分已荡然无存,而是全部由硅质所取代。之后,经过压实、固结、成岩,原来的树木就完全变成了坚硬的石头——硅化木。这个过程就是树干的石化作用过程,期间要经历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漫长岁月。
(拍摄时间:2017年6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