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东湖森林公园——人文岛 【手机随拍】
人文岛承载着锦州母亲河小凌河与女儿河人文历史,是游客了解锦州历史文化和文化交流的集散地。通过诗歌、雕塑、历史介绍等形式,列举了临锦的皇帝及多位名人的生平,体现出锦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千百年来,锦州历经岁月沧桑,风云变幻,兴衰更替。历史上数位帝王驾临锦州,有的留下墨迹足印,也有无数名流侠客留下诗文佳话。
这里的碑刻墙上,介绍了16位与锦州有关的名人,其中有帝王、大
臣、也有文化名人,他们是:唐太宗李世民、辽景宗耶律贤、辽皇太后萧绰、金“汉兴皇帝”张致、元中书令耶律楚材、明兵部尚书孙承宗、明宁锦保卫者袁崇焕、清太祖天命汉努尔哈赤、清圣祖康熙帝玄烨、清世宗雍正帝胤禛、清御前大臣尹继善、清高宗乾隆帝弘历、清仁宗嘉庆帝颙琰、清宣宗道光帝旻宁、少帅张学良、著名作家萧军。
前
言
当您莅临东湖森林公园,徜徉于小凌河、女儿河畔,面对高楼栉比的繁华市区,隐见祥云紫气的时候,您可曾体味锦城的古老文明?可曾了解锦州市的历史文化?可曾想到这里发生过的许多故事与美丽传说吗?
远古,锦州市就有人类生息。原名徒河。夏、商、周属冀、幽二州地,春秋战国属燕地,秦、汉为辽西、辽东郡地,三国为幽州昌黎郡地,晋代为平州昌黎郡地,魏、齐归营州辖,隋属柳城郡、燕郡,唐归营州总管府、安东都护府辖,锦州之名始于辽代,分属中京道、东京道辖,金代归东京路、北京路辖,元属辽阳行中书省辖,明归辽东都指挥使司置广宁中左屯卫,清初置锦县(改广宁中左屯卫为锦县),隶广宁府,清康熙三年末撤广宁府设锦州府,民初由奉天省辽沈道辖,1929年隶辽宁省,1934年设锦州省,1937年设锦州市,1948年归热河省热东专署,1949年为辽西省政府驻地,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锦州始为辽宁省辖市。
千百年来,锦州市历经岁月沧桑,风云变换,兴衰更替。历史上,数位帝王驾临锦州,有的留下墨迹足印;也有无数名流侠客,留下诗文佳话。本园人文岛列举临锦的皇帝,及多位名人并简录生平,飨游人贵客,亦沾些灵气、豪气与霸气,为进取前程,建缮家园,注力量,添威风,长志气。
小凌河
小凌河,锦州的母亲河,长206公里,绕城5000多平方公里,源于泉,又汇聚山溪,积流成川;流域多荒丘,雨季水丰沛,易流失亦易泛滥。封冻期冰可伏人。
小凌河源于建昌东北境楼子山东麓,北流转东入朝阳县,又东转入凌海市境内,后经太和区境流入锦州古城南侧与女儿子河交汇,经紫荆山、卧龙山、蚂蚁屯后分两支,再经娘娘宫、潘屯、何屯等入渤海。据史料载:小凌河原有三源,“三泉汇为一河”。现代人考证:中源位于朝阳县瓦房子镇东沟村,泉流细缓,款款汇下游支流;南源位于朝阳县瓦房子镇马家台子村水泉屯,汩汩泉水从村中一老井溢出,清冽干爽;北源,据《朝阳县志》载,于“柏山东头绕流到梁家店”。
汉代,小凌河即被编入河流名册。有“唐就水”、“参柳水”之说。到随唐,小凌河称“彭卢水”。《太平环宇记》:“彭卢水,一名卢水河,即唐就水也”。辽金时又称“小灵河”;元代易“灵”为“凌”,始称小凌河;明代锦州附近的河段被称为“锦水”或“锦川”。
小凌河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一如:
很久以前,有一英俊青年。一天他的老父亲想吃鱼,小伙子就钓了一条,可是他使尽招数就是不能把鱼杀死。小伙子十分着急,就对鱼说:“为了老父只能请你帮忙了。不然,给我两片鱼鳞也可”。鱼感动,鞠身让小伙子取了鱼鳞。这下感动了龙王,即派鸽子仙与老人相伴。
后来,老人仙逝,鸽子仙看小伙儿伤心又孤单,便化作村姑,两人过上了幸福恩爱的好日子。可鸽仙的美貌引起恶霸欲念,为占仙女,便将小伙子害死。鸽仙伤心至极,便口吞龙球自尽,然仙体发出万丈光芒,闪出一条河流,就成小凌河了。
小凌河由西北向东南贯穿锦州城区,对协调锦城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历史上锦州“八景”中即有“凌河烟雨”、“锦水回纹”等。
新世纪,小凌河景状将会改善,不日,经努力将会水碧风清景象旖旎,造和谐宜人之佳境。
女儿河
女儿河,锦州市又一秀水,绵延细润,经年汩汩,不涸不歇,
源于兴城市药王庙乡西南侧张茂山东北麓,流经葫芦岛市境后,进入太和区境,沿南山北麓东流入小凌河。流域近1500平方公里。
女儿河有许多美丽传说:
——五顶山原有五泉,合流一股汇为女儿河。因水势浩荡积流成祸,故两岸人家以棉堵泉独留一眼,日夜奔淌,涝不涨,旱不竭,三九不冻,三伏不热。
——女儿河原是一条枯河。远古,河岸有座山,住泉女,精心侍奉失明母亲。一鸟仙被感动,说,可去南天门取水治眼。于是,泉女历尽艰辛取得神水,治好母眼。鸟仙又给泉女一神针,说:“置针于水面水成金。然不可言它,否则,大水将把尔淹没。”翌春,天无雨,泉女忽念鸟仙,擎神针曰:“下点雨吧!”伊违悖了神约,果真被大水淹没。后,斯水长流,成女儿河。泉女一直守护,河不涨不枯,造福乡邻。
——昔日,女儿河又叫淤泥河,驻鱼精“泥鳅王”,河东有女秀姑,杀鱼精,清淤泥,却见河床无水急得流泪。泪化清泉,越涌越多,便流成女儿河。
今,女儿河轻盈流淌,有鱼虾水族栖息,更有候鸟驻足,冬季也有鸿雁、野鸭停留于此,成群结队,岸边夜憩。
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一步步改善,女儿河更柔柔吟唱,溶喧嚣浮躁,润繁华富饶,漾纯真浪漫,洗污浊尘垢。荡涤后世,飨万代子民。
这里有七首与锦州有关的古诗,以碑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伤辽东战亡》
李世民
《别老母山》 耶律倍
《锦州道上》
玄烨
《锦州道中》 弘历
《晓度杏山》
清雍正帝胤禛
《策马过锦州咏事恭依皇考诗韵》 颙琰
《锦州途中即事》
旻宁
这里的碑刻墙上介绍了16位与锦州有关的名人
唐太宗李世民
辽皇太后萧绰
金“汉兴皇帝”张致
辽景宗耶律贤
元中书令耶律楚材
明兵部尚书孙承宗
明宁锦保卫者袁崇焕
清高宗乾隆帝弘历
清宣宗道光帝旻宁

清仁宗嘉庆帝颙琰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
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
清御前大臣尹继善
少帅张学良
著名作家萧军
名人碑刻墙
这里还有四座高大的石刻雕像,他们是在锦州地区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前燕第一位皇帝慕容俊
慕容俊(319年——360年)前燕第一位皇帝,字宣英,昌黎棘城(今锦州义县)人。352年即位,
大赦境内,改元元玺,设置百宦,国都从龙城(今朝阳)迁往蓟城,(今北京西南)。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辽太祖,汉名亿, 契丹族迭刺部人, 辽朝建立者。锦州地名
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
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1592年——1643年
)清太宗,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八子,大清开国皇帝,在位17年,先后征服蒙古、朝鲜等,将西部边界扩至锦州宁远一线,为清王朝确立和一统中国打下基础。
爱国实业家李善祥
李善祥(1880年—1959年)
爱国实业家,浙江镇海县人,1912年到锦州经营“天一垦务公司”,之后创办了“万生酱园”、“生生果园”,开创了锦州苹果生产的先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