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棣
李小棣,著名书法篆刻家,1954年11月21日生于锦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锦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李小棣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篆刻,他的父亲李世伟是著名书法篆刻家(斋号碣石山馆),有严父的教导,并得到沈延毅、康殷、于植元等多位书画名家的亲自训导,他潜心钻研和历练,金石书画学有所成,被大众所青睐,为艺坛所瞩目。
他在艺术的取法上,始终不偏离恩师们所期冀的道路,溯源秦汉,悟秦汉遗韵之神髓;碑碣墓志,会晋唐名家之精神。涉猎广泛取法诸家,融而化之为己所用。其金石在品位、格调、节律、气韵上,注重线质与气势。其审美取向高古温婉。篆法稳健匀实,章法开合有度疏密得法,用刀淋漓痛快深得其天真之趣。其篆刻作品深受专家学者与同道的好评,数次参加国展。在辽宁省书法界是一位资深的青年书法篆刻家。其作品被多家刊物发表。
他的书法真、草、隶、篆皆能,且在艺术的取法上,始终不偏离师门所期冀的道路,涉猎广泛取法诸家,融而化之为己所用。他的金石具有极强的艺术内涵和视觉冲击力,其篆刻作品深受专家学者与同道的好评,数次参加国展。北碑大师沈延毅先生十分喜爱他,亲书“碣石山馆后裔”相赠,并且赞誉李小棣、王丹(李世伟入室弟子、现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为“凌川双秀”。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金石书法,李小棣又向国画进军,汲取绘画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始终认为诗、书、画、印应该是不分家的。由于涉猎广泛,功底雄厚,悟性极高,善于独立思考,且在艺术的取法上,始终不偏离师门所期冀的道路,涉猎广泛取法诸家,融而化之为己所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篆刻作品古意盎然,雄秀天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为当代篆刻界具有影响的“古拙派”派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锦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小棣近些年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不断发展壮大书法篆刻艺术队伍上,为锦州地区书法篆刻艺术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当年印学复兴之始,他便同王丹等一道筹建了锦州碣石印社,20年来,组织书法人才创作、展览、出书、开研讨会,全力扶植新人上路。在全国书法展中,锦州市获取不同奖项已达几十人次,有20余人已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8年1月29日李小棣同锦州市文联书法家们到萧军故里凌海市沈家台镇,为群众现场书写春联。
——————————————————————————————————
李小棣作品欣赏
李小棣的书法,恪守法度,气韵生动,给人以流动、和谐、自然的艺术美感。
李小棣的篆刻,以秦玺汉印为圭臬,涉取明清篆刻诸家各派精髓。镕秦铸汉,与古为邻,稳重扎实,心正气和,不故做惊世骇人之状,大有“黄唐在独,落落玄宗”之妙,高雅脱俗,进入了道臻精微的艺术境界。
李小棣的国画,点线面构成疏密有法,色彩典雅,宁静温馨,洋溢着书卷之气。
——————————————————————————————————
《锦州道上》·康熙
李小棣书
(摄于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园锦州园)
李小棣 书
(摄于锦州苹果廉政文化景区——李善祥“生生果园”办公区遗址)

学然后知不足
李小棣篆刻
(入选首届全国篆刻展的作品)

书画珍赏
李小棣篆刻

文采风流
李小棣篆刻

鹞子串林
李小棣篆刻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李小棣篆刻

李小棣篆刻
李小棣篆刻
李小棣
书
李小棣 书
李小棣 书
《江滨梅》
唐·王
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李小棣
书
梅、兰、竹、菊四条屏
李小棣
作
李小棣
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