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手机随拍】

(2012-12-04 18:14:12)
标签:

锦州市博物馆

文化

分类: 旅行·见闻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手机随拍】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锦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历代相传。长期以来,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留下了大量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下、地上文化遗存。为了进一步了解锦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最近我参观了锦州市博物馆。

      锦州市博物馆位于市内古塔公园北侧,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辽西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属国家二级馆,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东侧是文化积淀厚重、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 

    该馆建馆之初一直设在“广济寺古建筑群”内,多年来,对古建筑群进行了积极的保护与维修。广济寺古建筑群西侧建有天后宫,东侧建有昭忠祠,最南端建有观音阁,形成以广济寺及塔为主体的广济寺古建筑群。始建于辽代。2001年6月,“广济寺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古建筑群正在维修。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2001年6月,广济寺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古建筑群正在维修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在古塔公园围墙镂空处拍摄的天王殿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在古塔公园内看到的广济寺古建筑群


      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2000年,在古建筑群西邻又兴建了锦州市博物馆新馆舍。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开馆,现已免费开放。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西侧是造型别致的现代化展览大厅  

 

    新馆建筑及广济寺古建筑群浑然一体,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馆藏品分瓷器、青铜器、中国古钱币、书画、古生物化石等16大类,计万余件。其中商代连珠纹青铜戈和青铜铃俎为国内孤品,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走进造型别致的现代化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壁画——《辽西走廊文明之光》,它凝固了的历史的瞬间,使人可以从画面上了解锦州地区的曾经。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入口处的大型壁画  《辽西走廊文明之光》


    我顺次参观了“锦绣之州历史文明展”、“文物精品展”、“辽西风情展”和“辽西古生物化石展”四个展区。

     穿梭在历史的文化长廊里,使我体会到不同遗迹留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锦绣之州历史文明展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场景泥塑——旧石器时代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青铜短剑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锦州城名的由来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场景泥塑——锦州“丝蚕户”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石雕板画   乐舞图  辽代(916年—1125年)                        凌海市沈家台镇三家子村郑家窝铺屯龙家坟南山坡石板墓中出土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青花缠枝牡丹盖罐  明代(1368年—1644年)                                      义县九道岭镇大屯村出土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文物精品展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陈列展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镂空双凤朝阳纹熏炉  明代(1368年—1644年)  旧藏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木雕“释家三尊”与众罗汉像   民国(1912年—1949年)   旧藏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辽西风情展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生活用具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驮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场景泥塑——传统习俗,岁时文化、节令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木酒海   (古时盛酒容器)


     1996年6月9日,辽宁省锦州市凌川酒厂老厂(厂址在烧锅大坑)搬迁时,在地下发掘出4个庞大的木制酒海,内藏原酒4吨左右。经专家考证,该酒封藏于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5年,是一批穴藏一个半世纪的贡酒,实属世界罕见,取名为“道光廿五”。这就是当年出土的四件木酒海中的一个。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出土的1个木酒海和部分白酒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出土的液体文物道光廿五白酒以穴藏时间最长的可饮用白酒,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街头民间说唱艺人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辽西古生物化石展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恐龙骨架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鹦鹉嘴龙  产地:辽宁北票  时代:白垩世(1.4亿年)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梅勒营子鹦鹉嘴龙  产地:辽宁北票  时代:白垩世(1.4亿年)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上园热河龙  产地:辽宁北票  时代:侏罗世(1.6亿年)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大唇犀  产地:宁夏  时代:中新世(0.23亿年)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潘氏北票鲟  产地:辽宁北票  时代:晚侏罗世(1.6亿年)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鹉嘴龙  产地:辽宁北票  时代:晚侏罗世(1.6亿年)

  

     参观中我还见到了馆藏的十大“国宝”:一是镇馆之宝商代的“连珠纹连柄青铜戈”;二是商代的“饕餮纹青铜铃俎”;三是清乾隆时期的“白玉浮雕龙凤纹盖壶”;四是元代“中统元宝钞二贯文省”铜钞版;五是北宋时期的“建中靖国铜钱”;六是北宋的“紫定盏托”;七是清代的“白玉雕兽面四夔龙纹戚”;八是十六国时期的“燕国蓟李廆”墓表;九是辽代的“萧孝忠墓志铭”;十是清代的“白玉雕鹌鹑印泥盒”。


                       馆藏十大“国宝”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1、连珠纹连柄青铜戈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凌海市松山镇水手营子村(现已隶属锦州市松山新区)出土                             此戈通长80.2厘米,重1105克。


     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既可横击,又可钩援。这件连柄青铜戈,不仅具有夏到早商时期铜戈的基本特征,而且为铜柄(柲bì),戈头与柲连铸,极为罕见,是王权的象征物。戈柄铸菱格连珠纹,规整精细,说明该时期已掌握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该藏品为国内孤品,世界只有两件。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2、饕餮(tāo tiè)纹青铜铃俎(zǔ)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义县稍户营子镇花尔楼村出土
                  长33.5厘米  宽17.8厘米  高14.2厘米

 

     俎是切肉、盛肉的砧板,是古代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礼器。此俎面为长方形盘,凹槽状。下面为4个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面饰精致的饕餮纹,衬以云雷纹地,板足裆间两端各吊有扁圆形小铃一个,制作精美别致,为国内所仅见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3、白玉浮雕龙凤纹盖壶    清 乾隆(1736年—1795年)  旧藏

                             通高21厘米

    此玉壶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真品。玉质温润,洁白无暇。玉壶正面雕有龙凤和火焰珠,下部雕有海潮纹和怪石。背面雕有一龙和一枚火焰珠,下部雕有海潮纹,龙踏海潮。正面纹饰代表“龙凤呈祥”之意,背面纹饰代表“教子升天”之意。整个器物造型生动,雕工精细,寓意深刻,充分反映乾隆盛世玉雕艺人高超的技艺。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4、“中统元宝交钞二贯文省”铜钞版     元 中统(1260年——1263年)
                      黑山县胜利乡烂泥泡村出土
           长29厘米  宽18.7厘米  厚0.9-1.35厘米  重四公斤


    此钞版是元代初期印制纸币用的铜版,为元代中统年间所铸造。背光素,版面共分三段,上段是钞名“中统元宝交钞”;中段中间为金额“贰贯文省”,其下为交叉形二盘线图,右侧是九叠篆“中统元宝”,其下为汉文“字号”二字。左侧是九叠篆“请通行”,其下为汉文“官字料”三字;下段是印钞的发行机关。元代是中国古代纸币最盛行的时期,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专设“提举司”,专司钞卷印制发行、调拨等项,严禁私人伪造。中统钞的特点是不定期限,永久通用,不限地域,可通行全国。中统钞共分九等,贰贯文省是当时最大的面值,每张可兑换白银一两。此钞版是行中书省刊刻的,是迄今难得一见的元代早期印制纸币的钞版。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5、建中靖国铜钱      北宋 徽宗(1101年) 

                         锦州市郊区农场出土
 

    这枚隶书“建中靖国”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实属仅见。1956年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出土。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6、紫定盏托     北宋(960年—1127年)  旧藏

                      通高5.8厘米    口径5.45厘米

    此器形制为敛口杯状托圈,托盘微敛上收,高圈足。盏托,又称茶托,是一种与茶盏配套使用的茶具。定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国内现存紫定完整器非常少见,因此,此器为研究紫定的工艺和盏托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7、白玉雕兽面四蘷(kuí)龙纹戚      清代(1644年—1911年) 

                    北镇市闾阳镇闾阳小学院内出土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8、“燕国蓟(jì)李廆(wěi) ”墓表,十六国时期(324年)

                    锦州市凌河区海锦大厦工地出土
                         长32,宽15,厚5厘米


    该墓表为青砖制作,上面阴刻汉字三行,计15字:“燕国蓟李廆永昌三年正月廿六日亡”。1992年11月在发掘李廆墓时发现。据考证,实际上没有永昌三年,当是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这是锦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带有准确纪年的十六国时期的墓葬,为研究辽西地区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9、萧孝忠墓志铭     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年) 

                  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西孤山村出土

    萧孝忠墓志铭1950年出土,为契丹大字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参观锦州市博物馆 <wbr>【手机随拍】               10、白玉雕鹌鹑印泥盒    清代(1644年—1911年)

                     北镇市闾阳镇闾阳小学院内出土
                 通长11.25厘米 5.42厘米  通高6.3厘米


    此印泥盒材质为和田玉,内为椭圆形,外为鹌鹑形,由盖盒两部分组成。通体雕刻以阴线条为主,阳线条为辅。所雕鹌鹑作歇息状,各个部位雕刻都极其形象逼真。盒与盖为子母口,紧密咬合,成为完整的一体,是清代玉雕中的珍品。

  

     参观之后,更加深了对家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了解。我辈要记住往昔,建设今天,憧憬未来,继续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