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剧模式下的中剧

(2009-08-07 22:46:05)
标签:

我爱北京天安门

娱乐

美剧模式下的中剧

今年算是彻底淡出博客圈了,原因有二,一是等孩子出生、带孩子,二是写了一个百集电视连续剧《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个项目非常特殊,和以往任何形式的电视剧都不一样,首先它是十分钟一集的,每十集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据说面对的是新媒体,其次它是边写边拍的,我们开玩笑说是美剧模式,截止八月份,这个戏算完成了,最后做了六十集,因为投资方着急等着十一之前播出,好向国庆献礼,我给圆了一下,说,既然是六十周年,咱们就拍六十集吧。和大多数更不靠谱的活儿比起来,这票活儿算是圆满了。

 

从一月份开始运作,到八月份完成,这是个很磨人的活儿,不是说有多难写,而是等待、修改、变故把我摧残得够呛,三月份拍完第一个单元十集,六个主人公就下岗了三个,原因各式各样,有条件不好的,有不好合作的,有不想干的,更要命的是导演也换了,拍第二个单元的时候,换了演员,角色的名字没换,剪完给电视台的人看,人家很奇怪,说,为什么之前这个人不长那样,一会儿就变了呢?于是从第三个单元开始,只要换演员就要换角色,这单元同样换了三个主角,主要配角就换得更勤了,换人无所谓,反正写谁都一样,最窝心的是,我之前埋了好多很长的伏笔都被废掉了,比如某个人会跟某个人发生情感,某个人身怀一个复仇的大计划,最后随着演员离开,这些事儿都不能发生了。现实教育了我,我们不是在拍《六人行》,也不是在拍美剧,《越狱》也因为女一号怀孕生孩子假死了一季,从第三单元开始,我把十集当一个独立的小电影来写,有头有尾,不再延续剧情了。后来的三个单元依然是频繁地换人,我特别害怕半夜接到导演的电话,他的开场白一般都这样:磊哥,惨了,东窗事发了……然后我就要花时间,把某个人写没,然后空降另外一个人。这个活儿特像那个《扒马褂》的相声,穿了人家的马褂就得替人圆谎。也就是碰上磊哥这种编剧素养爆棚的编剧,但凡换一个人就精神崩溃了,后来看完成稿,只要不是特意挑毛病,基本上还是行云流水的。投资人安慰我,多换几个美女不是挺好吗,你还可以没事儿去拉拉手。可是,我只想回家拉我儿子的手。最终从头演到尾的主角只有两个半,那半个之前是配角,因为表现好,给提拔成了主角。

 

按照投资方最初的想法是,边写边拍边播,所以,内容融合了很多新闻热点,比如,最早的部分有寒碜小沈阳的,后来有甲型流感、闹心网偷菜、迈克尔杰克逊、唱歌走调的选秀歌手、日全食等等,可惜因为变故,播出计划被推迟了,当大家看到的时候,这些热点估计都变得有点怀旧了。

 

戏里有几点值得提一下,闹心网偷菜的灵感来自我媳妇,她在怀孕期间,坚持玩开心网,为了纪念我的宝宝,我特别写了一集叫《偷菜宝贝》。本人在第五单元客串了一场戏,演一个叫包尔的评委,希望不要被剪掉。为了剧情的需要,本人还篡改了曾轶可老师的一首歌《最天使》,变成了一首歌唱筷子和餐具的歌《最好使》,在这里向曾老师致以崇高敬意,不管谁寒碜你,我都挺你,以您为原型的角色在剧中是个正面形象,走调真的不重要,我是个出过唱片的人,我唱歌也走调,最变态的是,有一首歌里,我还特意把电子琴调成了走调的模式(会家子知道,这个有一定难度),后来很多人都夸我是个另类的牛逼的前无古人的音乐人。

 

在这个项目结束之际,颇有一些感触,这是我独立编剧的一个最长的戏,创作的时候很愉快,听导演说,拍摄的时候也很愉快,大家经常会笑到拍不下去,专家说过,要愉悦观众首先要能愉悦自己,我们做到了首先这部分,希望后半部分也能实现。当然,这个戏也有太多的遗憾,假如,能有一个更稳定的演员阵容,给演员多一点排练磨合的时间,最好封闭拍摄半年,然后投资再多一些,没准就直追《六人行》了。这也是美剧模式下的中剧的尴尬。

 

据最新情报,本剧将在网络、移动媒体(公交车、地铁、飞机场等)和电视台同步播出,在北京台播出时片名叫《我爱北京天安门》,在地方台可能会改成别的名字,看起来,不是所有人都爱天安门的。新浪网和公共交通上已经可以看见该片的广告了,有看见的,出来证明一下。想看的,在这里——

http://video.sina.com.cn/ent/v/m/2009-07-17/184047457.shtml?opsubject_id=ent-4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