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滚龙灯

(2007-02-28 21:52:39)
 

过年那天,我老婆问我,你对小时候过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按照常规的思路,应该是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给压岁钱,只是当我一闪回的时候,却发现那些都不是,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拎着灯笼在人群中疯跑的孩子,然后,立刻又找到了一句歌词来注解,“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这个画面很有电影感,美丽而忧伤。

 

其实还有一项更有趣的活动,是小时候过年我最想参加又被家里禁止的,那就是滚龙灯。当地的龙灯组织分成好几个等级,最好的是专业级别,由县里的剧团组织,龙做的非常气派,像后来电影电视里出现的那种,所有成员统一化妆着装,龙灯尾是一个专业小丑,负责耍宝,锣鼓家什乐队也是专业的,舞龙灯的时候有很多复杂的组合动作,上下翻飞钻来钻去,偶尔还施展一点戏台上的跟斗功夫,总之非常学院派,他们一出街,就会造成很盛况的围观。第二个级别是民间组织的,所有东西都比较粗糙,主要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过年之前,他们就会去各单位、住家发帖子,预定时间,届时,带着龙灯过来转一圈,收红包走人,他们以文戏取胜,领头的会一系列押韵的吉利话,和队员们一唱一和,非常讨喜。和现在的文艺圈一样,专业的看不上业余的,文艺龙灯看不上商业龙灯,在前者看来,后者基本上等同于要饭的。

 

而我想参加的滚龙灯还不属于以上级别,它是由小孩们自己攒的,最少三个人,多则五六人,龙灯是自己用稻草编的,手工粗糙,使劲看带联想,能感觉出像个龙灯,过年几天,小朋友们举着龙灯,挨家挨户串,收红包、糕点零食。他们也有一整套自己的顺口溜,还记得开头几句是:龙灯归屋,打开爆竹,爆竹打得响,挣个万万两。有些抠门的家会假装没人不开门,所以还有专门叫门的顺口溜,对于某些特恶劣的家庭(诸如放狗、泼水、死活不打赏的),还有一套骂人的顺口溜。

 

隔壁邻居的两个小孩谙于此道,一到过年就组团出演,把我馋得不行,那几套顺口溜我背得比所有人都熟,只是我家觉得此行为和要饭差不多,每次都严厉打压。我只能在外围掺合一下,等他们出街的时候,我就像一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提着我易碎的灯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