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烟火飞花
烟火飞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14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的彰显

(2009-02-27 23:30:18)
标签:

杂谈

     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佳士得公司近日宣布,明年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据佳士得估价,它们的总价可能被拍卖到高达2亿元人民币。对此,中方专家认为这“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无数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八国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更像打了鸡血一般飙升。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与哀怨,只要白花花的银子,而且是越来越多的天价般的银子。

     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100多年前,八国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100多年后,强盗们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老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我觉得强盗的贪心和賊骨倒是一眼可以看穿的。无论是怎样的市场规则,公开拍卖战争抢劫来的文物,被抢者心里的滋味总归不好受,更难真正做到所谓的宽宏大量,或相逢一笑泯恩仇。

圆明园记忆,一直是让中国人常常发呆的一段历史。每当中国人听到这三个字,相信眼前就像出现了快速倒带的胶片,伤痛和耻辱历历在目。它的断壁残垣,它的满目疮痍,像埋在中国人心底的一只小兽,虽然藏的很深,但它一直就梗在那里,时不时会动一动它的尖牙利齿,让你感到一种隐隐的痛楚。这痛楚,有个名字叫爱国,于是奸商们便利用了这个痛楚,来继续对你进行掠夺。

    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因为这个公约,扎伊尔曾向比利时索回了数千件文物,伊拉克向法国讨还了《巴比伦法典》,埃及向德国追回了一具古代埃及法老金棺棺盒。2005年,被八国联军当作战利品的天津塘沽大钟,也终于归还给了天津。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被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商人们似乎把握了中国人想和自己文物耳鬓厮磨的急切,一再提高叫价。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的兽首,今天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中国能尽力索回文物,当然皆大欢喜,但要付出被人掠夺的代价,回购文物也就失去了它的文化意义。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耻辱。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回购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馆中,我想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尽力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抢走的,再如何送回来。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假若一时难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它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持着一种缺憾。我想,无论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身子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的出身不会变。文物残缺的历史,依然是值得珍视的历史。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