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2009汽车投诉报告显示:赔偿成车主维权第一诉求

(2010-03-19 14:55:57)
标签:

汽车

投诉报告

车主

自主品牌

车市

北京

分类: 案例点评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18733169.jpg

    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09年度累计共接到投诉为2820宗,北京的投诉为253宗,其中9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244宗。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19427608.jpg

    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45.49%,但随着2009年度车市的火爆,导致新车质量下降,乃至提不到车,从而引发车主投诉。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21533320.jpg

    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厂商属性上,合资品牌以79.1%遥遥领先于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仅有18.44%,自主品牌的投诉比率正在逐年下降,服务也在稳步提升。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21828093.jpg

    报告显示:一周回复及半个月回复的投诉占七成以上,说明大部分企业均能比较及时地协商处理投诉,说明企业对车主的投诉处理还是比较重视的。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22284257.jpg

    报告显示:只有不到三成的车主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40.16%的车主对处理结果表示无奈之下认可;而不认可的车主则达到25.41%。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23656892.jpg

    报告显示:在车主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是投诉主要目的,车主普遍遭遇4S店以“人为损坏”为由推诿答复,从而引发车主针对赔偿、召回诉求大大增加。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20515030.jpg

    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过六成的投诉集中在紧凑型车上,而这一级别正是2009年车市优惠政策的最大受惠者。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3/19/12689824234297.jpg

    报告显示:5万—12万元价格区间车型占投诉总量的61.07%,成为投诉的主流价格区间,12万—18万元价格区间也有17.21%的投诉量。
 
     编者按:没错,汽车已经进入到我们的家庭,2009年的火爆车市和2010年的持续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美誉下,2010年的3·15显得尤其特殊,一头是硕果累累的“第一车市”,一头是车主权益保障,汽车消费投诉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3·15报道,去揭示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希望能给消费者以及厂商,提供一份理性的、建设性的参考。

    2009 年,中国汽车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全年销量高达1350万辆,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居高不下的汽车投诉,为此本报根据汽车投诉网上244宗北京的投诉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以便让大家对2009年度北京的汽车投诉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汽车维权5大难点 
  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证据收集。

  举证不力

  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

  鉴定无门

  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

  维权成本高

  动辄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俱疲。

  解决效率低

  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

  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地被消耗完,就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

  退车换车难

  这首先是涉及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

    本文已发北京信报2010-03-12车市头版:http://www.stardaily.com.cn/ylxb/html/2010-03/12/content_13474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