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汽车投诉(二):超六成投诉集中于5-12万价格区间

标签:
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紧凑型 |
分类: 案例点评 |
2009年车市的火爆程度让绝大多数人跌破眼镜,中国车市在全球低迷的经济面前一枝独秀,销量月月攀新,众多汽车企业虽然三班倒的加班加点,但是仍然出现产能瓶颈。加价提车、订单生产成为了车市常用语。但是高涨的车市背后却是汽车质量问题的频频爆发,仅在汽车投诉网一个平台上,2009年度接到有效投诉为2820宗,同时由于部分标准的缺失(如变速箱异响),车主与厂商就是否属于正常状态而争执不休,直接引发大批量的集体投诉,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汽车投诉网(www.QcTsw.Com)上的这近3千宗投诉,来和大家逐一回顾2009年度的汽车维权之路。以便可以让更多的车主了解行业的投诉状况,给大家提供一个购车参考。

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全年累计接到投诉2887宗,其中67宗属于资料不全,或是竞争对手发布的恶意投诉,被判定为无效投诉,实际处理投诉为2820宗,几乎囊括了在华销售的所有车型,包括进口品牌。而上半年这一有效投诉数据仅为1043宗,半年时间增幅高达80%,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下半年车市的火爆程度,以及供求进一步紧张导致质量下降所引发的。

报告显示,8-12万价格区间的投诉最多,占三分之一多,而这一价格区间正是合资品牌紧凑型车的价格区间,如骊威、凯越、悦动等,而这一部分车型又正是放量的车型,所以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直接导致8-12万这个价格区间的投诉量偏高,不过符合市场规律。如果把5-8万这一价格区间累加起来就会发现,5-12万这一价格区间的投诉量已经占到六成以上,这已经高于其销量比例,应该要引起相关厂家的重视。
报告显示,仅仅紧凑车型的投诉量就达到1492宗,占所有有效投诉的52.91%,这可以分析为一个方面这一车型的车主刚好是上网高峰人群,同时购买紧凑车型的车主年龄偏少,出现问题时更喜欢上网寻求帮助所导致。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作为自主品牌主要阵地的小型车和微型车市场,投诉比例正逐年下降,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自主品牌品质的提升。


据悉,汽车投诉网(www.QcTsw.Com)还将在3月初联合中国汽车网、凤凰汽车、中国经济网、海南特区报、海南日报、四川日报等众多媒体针对汽车年度统计报告进行解读,并根据各联合媒体的投票情况公布2009年度汽车投诉十大典型案例!
根据统计进度,将在后续不间断发布不同方向的统计分析图表,以供大家对2009年度的汽车投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