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嫦娥一号”科学目标设定中的虚假陈述
作者:haidilaoyue
欧阳院士:
在中国科学院网站上看到“欧阳自远:话说探月工程”一文,
对您提出
“嫦娥一号”的四个科学目标, 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对其中一些说法也感到有
些值得商榷之处。
例如,
您在文中说道:“第二件事情我们要探测一下月球上一些元素的分
布,月球上有很多元素对地球可能将来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我们得告诉人类哪些
东西是可能对地球有贡献,哪些东西到底有多少,它的分布怎么样,这个只有美
国做过,是2000年做出来的。在1998年发射的卫星,它做了五种元素,铁、钛、
铀、钍、钾,全球的分布,哪儿多,哪儿少都做出来了。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思路,我们现在想做14种元素的全球分布,别的国家都没有做,只有美国做了五
种,我们想这次做出14种来。我们论证下来我们国家的技术条件是可以去做的。
我们做的精度不一定比美国高,美国那五种我们也做,就是我们再比它多做九种,
这样我们力争做得好一些,这样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新的贡献。”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美国只做了五种“铁、钛、铀、钍、钾”?
简单地从网站搜寻以下,
可以找到多于五种元素的月球表面分布。 我相信
“嫦娥一号”科学应用系统的“科学家们”也对这些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调研。
月表成分分布:
(1)月表铁元素分布:
(2)月表钛元素分布:
(3)月表铀元素分布:
这些发射性元素都是铀的次级发射产物, 其强度反映出铀元素的分布。
(4)月表钍元素分布
(5)月表钾元素分布:
(6)月表钐元素的分布:
(7)月表氧元素的分布:
月表紫外波段辐射,反映出氧元素的含量分布。
紫外多波段成像
Image above: The color composite focuses
on the 26 mile (42 km)
diameter Aristarchus impact crater, and uses ultraviolet- to
visible-color-ratio information to accentuate differences that
are
potentially diagnostic of ilmenite-bearing materials as well
as
volcanic glasses and other materials.
(8) 月表氢元素分布
美国人利用此幅氢分布图,
来说明月球南极有水冰,这一点并不完全充分。
但全世界的科学家并不否认这是氢的分布。
(9)月表稀土元素(Gd
(10)月表铝元素分布:
As the exaggerated false-color composite
image above shows, slight
differences in lunar color can be used to map the composition of
lunar
rocks from a distance. A view of the lunar near side taken by
the
Galileo spacecraft as it passed above the North Pole of the Moon,
on
its way to Jupiter in 1992. Blue and orange shades indicate
volcanic
lava flows. The dark blue of Mare Tranquillitatis, at bottom
center,
indicates that it is richer in titanium-bearing minerals than
the
green and orange maria to its left. Above and to the right of
Mare
Tranquillitatis, the dark oval of Mare Crisium is surrounded by
pink
colors, indicative of the iron-poor, aluminum-rich feldspars
which
make up the lunar highlands.
(11)月表硅元素分布:
(12)月表锰元素分布:
(13)月表钙元素分布:
(14)月表碳元素分布:
通过红外辐射探测, 可以得到碳(化合物)的分布。“Clementine”
的探
测数据可以用来反演月表碳分布。
(15)月表钠元素分布:
(16)月表平均原子质量:
下图给出Lunar Prospector 对全月面的一些元素探测的积分。
目前, 月面元素分布的分辨率为15 km×15
km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suggested technique, maps for
the
elements Fe, Ti, O, Al, Ca, and Mg with pixel size 15 km×15 km
are
presented. in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Volume 53, Issue 12,
p.
1287-1301.}
其次,
到“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到达月球为止, 也不止美国一个国家
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SMART-1”
在2005年---2006年期间,也进行了月
表元素分布探测。
Scientists responsible for the D-CIXS instrument on SMART-1
are
also announcing that they have detected aluminium, magnesium
and
silicon. "We have good maps of iron across the lunar surface. Now
we
can look forward to making maps of the other elements," says
Manuel
Grande of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 UK, and
D-CIX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SELENE” 也会先于“嫦娥一号”进行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探测。
第三,“嫦娥一号”上的探测器是否一定能够分别出14种元素?
没有见到“嫦娥一号”上有中子谱仪,
因此氢元素的探测将面临很大的困
难。
一直未从“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器外表布局图上看到“伽玛射线探测器”,
猜测可能是因为卫星伸杆的困难,将“伽玛射线探测器”安装在卫星星体内。这
样的布局可能造成“伽玛射线探测器”受到来自卫星本体在宇宙线高能粒子激发
的伽玛射线干扰。 另外,“嫦娥一号”距月球表面约200公里高,
其探测到月
球表面伽玛线的强度可能比“Lunar
Prospector”低50倍,而受到的干扰信号可
能高5倍。(Lunar Prospector
上的伽玛射线探测器是布置在远离卫星的伸杆上,
减弱干扰信号伸杆长2.5 米;Lunar Prospector 距月表的最近距离是30+/-
12
公里)。在这样的条件下,“嫦娥一号”是如何更好地“探测”到“九种新的成
分分布的”?
因为缺少精确的数据, 可能估算有些出入。
“我们论证下来我们的技术条件是可以去做的”。????
从“嫦娥一号”有效载荷对外公布的技术指标看:
{http://www.bao.ac.cn/sinouk/talks/Chang-e_Maohai%20Huang.pdf}
也很难找到新的“九种元素”的全月面分布。
从以上分析,
引出一些深层次的疑问。是“嫦娥一号”科学应用系统的
“科学家”,
因资源有限无法调研清楚在“嫦娥一号”以前所开展过的“月表
元素分布研究”;还是清楚知道以前的研究工作,
但为了表现自己的“创新”
而潜意识地忽略掉一些探测结果?
嫦娥真的拍到了新的陨石坑吗?
作者:HammerRed
在嫦娥探月人造卫星发回的图片中,新华社公布了嫦娥拍的月面照片,为了
说明它的真实性,还给出了Google
Moon相应位置的,并说明两张存在细微的差
别。确实两张照片有差别,其最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我国嫦娥拍的照片上出现
了Google Moon所没有的“新的陨石坑”。
“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指出,这幅照片并非抄袭美国,只不过拍摄的
地点相同,因此粗看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一模一样。为了便于解释,他特意在现场
公布了两张照片的对比。虽然周边环境几乎都相同,但中心点的陨石坑还是出现
区别。美国的照片上,其中一个点上只有一个小坑,但在嫦娥一号拍摄的照片上,
同样的坐标上却清晰地呈现着两个叠加的陨石坑。“一种可能是当年美国的相机
清晰度不够,只能模糊地拍出一个陨石坑;另一种可能就是,在2005年至2007年,
又一颗陨石砸在了这个点上。”
根据嫦娥发回的照片上新发现的陨石撞击坑,按照院士的说法,不仅可以断
定嫦娥的照片是独立拍照的,而且可以说明是在NASA之后拍的,还有,新发现的
陨石撞击坑还可以用来命名。这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但是在兴奋前,有一个前提要注意,那就是照片必须是正确的,没有错误。
照片还会有错误吗?当然有可能!
月面照片是卫星对月面进行条形扫描后发回地球,再经过处理后拼接形成的。
如果拼接发生了错误,那么相同的陨石坑就可能出现在相近的不同的地方,形成
两个陨石坑。
在“上海网上天文台”网站上,“美丽的眼睛”网友已经对此作了分析,请
看:http://www.astron.sh.cn/cgi-bin/topic.cgi?forum=52&topic=92
同一地点处,嫦娥拍的与Google
Moon两幅照片不相同,要么是真的有了新
的陨石坑,要么其中一幅的拼接有了错误。
排除了拼接错误,才可以证明是新发现的陨石坑。
如何判断是哪一幅发生了拼接错误呢?我认为,如果出现了几处相同地貌以
平行的方式重复出现,就可以判断出来是发生了拼接错误,因为在陨石坑撞击与
随即地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这种平行相似地貌的概率几乎等于零。在我国发布
的嫦娥月照中,出现了两个平行的条状地貌,其错位刚好等于两个陨石坑的错位。
还有一个旁证,那就是,我国公布的嫦娥月照三维图中,并没有那个“新发
现的陨石坑”。
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嫦娥月照中出现的所谓“新的陨石坑”是错误拼接
形成的。并不是真的发现了“新的陨石坑”。发生这样的乌龙事件,是很遗憾和
丢脸的事。
我目前还不相信嫦娥月照与周正龙的华南虎照是同一种性质的问题,我更愿
意相信这仅是粗心大意出现的无心之过。不过即使是无心之过,关系到国家的信
誉和国家的科学水平,还是很令人难堪的事件。
希望以此为鉴,使我国的科学成果能更认真、细心,经得起检验。毕竟全世
界的人都睁着眼睛在看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