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育儿/亲子认真专注用心进步 |
分类: 公主的成长日记 |
在KindyROO上课都要玩降落伞游戏,小公主每次都那么认真,竭尽全力!
不管是和同学们一起,还是一个人的VIP,小公主认真的神情总是一样!看着降落伞在头顶张开,慢慢地飘下来,小公主认真地期待着:这一次的经历会怎样呢?
哦,这一次是把小公主全部盖起来了,降落伞底下的小公主会不会哭呢?她怎么解决自己被困的“危机”呢?
经过多次训练的小公主不但不哭,还能迅速地把降落伞从头上拉下来,她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危机”的存在!
更加有趣的是,小公主不是看手里的降落伞,而是继续抬着头看着头顶——原来她期待着还能再有一个降落伞飘落到她身上!
没有看到另一个降落伞,小公主在认真地想:为什么头顶没有降落伞了呢?
在毛毛虫班的时候,小公主一直不知道如何对待吹泡泡的游戏,我们回家也没有教小公主做这个游戏。每次到老师吹泡泡的时候,小公主用很多时间认真地观察泡泡,观察其他小朋友的反应……
到最近,小公主终于明白了,原来做这个游戏是要小朋友用手指去戳泡泡!小公主非常明确地伸出她的手指,对准了飘下来的泡泡!
小公主的表情认真得都到了沉重的地步啦!她可能想得非常多,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泡泡呢?这些稍纵即逝的泡泡,为什么它们一下就看不见了呢?
小公主似乎不忍心把泡泡戳破……她那认真的表情里,带着几许的忧伤呢。
当其他同学都在昂着头朝上看泡泡的时候,小公主的眼睛却跟着泡泡降落下去,她的注意力是在观察这些泡泡落到地上以后,去了哪里了?
小公主非常关注泡泡的下落,而不是热衷地去戳破它们。每次上课,这一点她都改不了,尽管老师还特别地叫她的名字,提醒她去捕捉泡泡,但是小公主始终都认真地观察泡泡的去向……
瞧,小公主因为关心落到地上的泡泡,连这么大一个泡泡飘到她手边,都没有发现啊!小公主在大家都非常开心的抓泡泡的时刻,表现出那么严肃的认真,可能这就是她的性格吧!
看,小公主直接地面对着一个新的泡泡了!尽管知道要伸手去戳泡泡,关键时刻,小公主还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察泡泡本身的变化上!
这是一个协调大脑与手、眼的配合的游戏,让宝宝的眼睛更跟随移动的目标,还能用手去戳破泡泡。
可是小公主却发现了泡泡本身更有研究的意义,她试图观察一个泡泡的来龙去脉,搞不懂为什么它们会如此快速地出现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PS:不要让宝宝吃父母嚼过的馍
小公主是个认真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已经看到她对很多事情采取认真观察的态度了。
她稀饭自己翻一本书,如果拿起书来,指着书上的图画,对她讲一个故事,小公主不是很稀饭。她在意的是这本书,她会把想讲故事的妈妈推开,自己翻来翻去地看书,可以耐心地看上半个小时!
也许是天天闪卡的缘故,小公主可能会认识书上的某些字吧!在这个过程中,小公主充满了乐趣。她不是那种稀饭听大人讲故事的宝宝。
如果有一阵子没听到小公主的动静,很有可能她就在玩一本书!我们会经常放一些有图片和照片的彩色杂志在玩具里面,小公主看得最久、最认真的往往都是这些杂志。
思索,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有意思的事。我们仔细地观察小公主,老师吹泡泡,她就全神贯注地观察那些泡泡,而不在意要用手去戳泡泡。虽然后来她经过自己的观察,知道要和同学们一样,用手去戳泡泡,但她更加关心的还是泡泡的行踪。
回到家里,我们没有继续训练小公主去戳泡泡,也从来不责备小公主,不说她为什么不知道去戳泡泡,我们很尊重小公主自己的思维,让她沿着自己的思路去发现和认识世界。
很多时候,父母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巴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孩子,却不知不觉地抹杀了孩子自己探索事物的乐趣。他们渐渐地依赖父母所给的答案,对自己的思索渐渐地没有信心,因为父母总之说:你想的不对!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于是孩子就习惯了到父母那里拿到答案,或者按照父母给的思路去寻找父母的答案,当遇到父母也不懂的问题时,孩子就彻底迷失了方向……
小公主对于泡泡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降落伞的期待,我们从来不去夸奖她,也不去批评她,如果她表现得不如其他同学好,我们也不说:哎呀,你真傻。
不对小公主说这些话:
某家的某宝宝已经会走了,你怎么这么笨啊,快来多练练!
人家都说话了,你怎么还不说啊?
人家都长牙了,你怎么长不出来啊?
人家都得第一名,你怎么总是在最后面啊?
如果让小公主感到父母的焦虑,她也会变得很焦虑,焦虑会使她放弃思索,而去投机取巧,自作聪明地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认真,她用她自己的思路去探索问题,是最有价值的。
因为现在宝宝所学的,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最本能的一些技能,在这个简单的层面上,与其他的宝宝决一高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虽然小公主会慢一点,但是她会的,都是她深思熟虑后掌握的,只要小公主做每件事都很认真,就对了!
毛爷爷都说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嚼过的馍当宝贝,使劲喂给宝宝吃啊!让宝宝自己开动脑筋,挖掘属于他们的“脑黄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