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味的孕期营养餐 |
大姑子陪齐小妈妈去医院做孕检,一切正常,唯一让医生觉得稍有遗憾的是,齐小妈妈的血色素刚够11克,那是正常值的最底限度,最高是16克哦!
医生说,吃点补血的食物吧。血色素再高一点就更好了。
大姑子马上开始动脑筋,怎么把补血工程搞上去,不要搞成豆腐渣。
经过了“瘦肉精”、“多宝鱼”事件,大姑子有点闻风丧胆了。她这次要放弃动物补血法,从植物里寻找补血的传统的民间验方。
红豆煮饭、红豆熬汤是首选。齐小妈妈自己动手解决了。
红枣和桂圆也很补血,无奈太补,齐小妈妈一吃就上火,而且还听其他生过孩子的朋友说,到现在这个月份,不宜进补,怕气补得太足,孩子不容易生下来。
齐小妈妈的婆婆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像及时雨一样,寄来了福建特产——红菇。
红菇是南方很多省份的传统补血的菇类,被历世历代的妇女使用,证实非常补血,因为便宜,过去很多吃不上肉的贫穷妇女,就靠喝红菇汤来补血。
大姑子采用福建山区的一种传统做法,用米汤和里脊肉来做红菇汤。浓浓的米汤本身就很有营养滴!
向朋友们介绍一下做法吧:
主料:红菇、里脊肉、豆苗
配料:东北珍珠米(选适合煮粥的大米,米汤浓稠为好)
调料:盐、黄酒
做法:
1.红菇洗净,用清水泡两小时,泡出来很红的水留用
2.适量大米,多加水熬米汤
3.米汤和泡红菇的水一起放进汤锅里,煮开,熬10分钟
4.里脊肉切成薄片,用少许黄酒拌一下,放进汤锅里,煮半分钟
5.放进洗净的豆苗,关火,补血的红菇米汤就做好啦!
今天大姑子买了上海很传统的一种冬季才有的蔬菜——太古菜。
其实真正的名字是叫“踏棵菜”,这种菜很扁,好象被人踏上一只脚,踩扁了,现在把它叫成太古菜,是取了谐音。
太古菜让大姑子回忆起很多在上海的往事。她是生在上海的,护照上的出生地点是“上海”,当她办签证的时候,这个城市让签证官感觉很可靠,都没有被拒签过。
大姑子说,她外公外婆在上海冬季的时候,总是买太古菜给她吃。太古菜贴着地面长,浑身是泥,洗起来非常不容易,外公外婆说这菜营养好,冬天洗菜洗到双手冻得红通通的。
大姑子说,吃太古菜就会想到自己从小得到的爱。
炒青菜的做法就不用介绍啦。想说的就是大姑子从小很幸运,不仅吃到很多美食,更是得到了长辈们精心的爱。
家人之间的爱,是比美味更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