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地震》:疗伤哪能不揭疤

(2010-07-25 16:28:48)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

疗伤

卿晨男子

杂谈

分类: 青春正传

 

http://s1/middle/4a196705x8c3211e6dbd0&690

文/卿晨男子

 

 

有人说,冯小刚拍《大地震》,借一个亲情故事来讲述大地震,视野太窄;也有人说,冯小刚在《大地震》中撒了太多的亲情胡椒粉,催人泪下,又一次揭人伤疤。真正走进影院坐下来观看,聆听,你会发现,《大地震》时时处处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灾区人民那伤痕累累的心。

 

影片真正让人震撼的镜头只有短短几分钟,对灾难后的场面处理其实已经采取了弱化的处理方式。除了地震带走丈夫大强的生命时,元妮一句“老天爷,你个王八蛋”吼出了撕心裂肺的悲呛,此后,无论是在面临救哪一个的抉择,还是几十年如一日漫长的守候中,《大地震》始终没像其他某些催泪片一样一次又一次狠狠挖掘、放大和翻晒元妮心中的伤口。

 

电影选择让元妮独自抚养儿子,独自留守唐山,32年持续不断地烧纸,年年岁岁不厌其烦地告诉丈夫和女儿搬家后的地址,这些情节中的元妮显得固执而平静,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平静和固执中,一个做妻子和做母亲的女人,她心中的伤痕被隐性拉伸。《大地震》确实是个催泪弹,但这种催泪不是《艺术人生》似的纯忽悠,也不是亲情胡椒粉的直接刺激,如果《大地震》要做这种刺激,我相信素材可以不计其数。但《大地震》中的感动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动,在那23秒的天崩地裂和只救一个的生死抉择后,故事的节奏甚至一度显得有点平淡和琐碎,但就在这种32年持续如一的琐碎和平淡中,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元妮心中那种撕裂的痛楚一寸寸地弥散开来,弥漫了整个荧幕。

 

这种撕裂的痛楚终于在元妮与女儿重逢时得到彻底迸发,当元妮颤巍巍地跪倒在失散了32年的女儿面前时,当元妮以一种怯生生的语气说出“对不起”的时候,相信每一个泪流满面的观众,都是真正的情不自禁,夺眼而出。这一刻哭泣的观众,我相信是真正懂得了元妮的苦楚。这一刻,再愚钝的观众,都应该能看到元妮心中那惊心的伤痕。

 

是的,疗伤哪能不揭疤?但《大地震》中的揭疤是善意的。32年后,当远在加拿大的女儿方登在电视上看到 “5.12”大地震发生时,将噩梦埋藏了32年的她突然就嚎嚎大哭起来。那一刻,有哪个唐山人心中的伤疤没有被重新撕开呢?但揭疤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坏事,揭疤是一种面对。当方登在汶川灾区看到一个母亲为了救女儿同时又不让救援人员涉险,毅然决定锯掉女儿的腿时,仿佛如同昨日重现。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其实已经能够原谅那个她记恨了32年的生母了。但一道伤痕在受伤的女儿心中都掩埋了32年,可想而知,那个当初被逼作出生死抉择的母亲,32年里又是何等煎熬?

 

和曾经历经大地震的所有唐山人一样,方登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这场无法避免的灾难,更不幸的是她曾经在这场灾难中被母亲舍弃,导致她在此后的32年里曾经一直怀着对母亲的恨意过活。但幸运的是,这场灾难虽然在方登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扭曲,她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了真诚和善爱。不仅是她,她那虽然被母亲优先选择但依然失去了一条胳膊的弟弟方达,也没有让母亲失望,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依然对这世界充满着爱和感恩。

 

所以方登的最终回家,是大家的期待,也是必然的,当她能面对自己、面对过去的时候,她实际上已经找到回家的路了。当方登跨过那漫长的幽暗岁月与母亲抱头痛哭的时候,她心中的恨终于冰雪消融了,而年老的母亲心里那道被岁月风干的裂口,也终于可以逐渐愈合。

 

相信这一幕,不仅仅是温暖了唐山人,温暖了汶川人,所有荧光屏下的观众,都可以哭着微笑。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小刚和他的团队揭开了国人记忆中的伤疤,但更带给了国人一场无法忘怀的精神理疗,他没有忽悠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之牧
后一篇:打电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