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能煽情写人物,武能研究O2O

(2015-07-05 18:44:53)
标签:

情感

为啥没时间写游记?因为除了紧张筹备巴黎之行,工作也是有点小忙。继续贴稿儿保持更新频率,有些稿子发在博客也是给自己留存。
这周写了一篇自己都看不懂的稿,采访倒是由来已久,一直搂草打兔子地采着。很多东西是现学现卖,不过既然学到,也就赚到了。写的时候那真是一个词一个词抠,因为很多东西不懂,怕说错、用错。最终稿子呈现出来,算不上好,但可以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已经不能更好——无愧于心了。
感谢罗师兄的配合、帮助,以及王运同学的指点和各种支持——作为商业记者的媳妇儿做体育产业选题真是太方便了。哇哈哈。
那么,又欠下了一个体育旅游的选题,貌似快转型为产经记者了……

http://s1/mw690/001m8bsSzy6TwsdGBvqb0&690
(选题是这样做出来的,你可以说我过分认真,没必要,或者嘲笑我笨人笨方法。倒也不是敬业,只为让自己安心。从小被奶奶教育“能挑100斤绝不挑99斤”,结果搞得二十几年都这么纠结,凡事不拼尽全力就浑身不舒服跟裤裆里有雷似的。)

非见报版原稿:

体育O2O帮你动起来

    两年前,如果有人说手机、电脑能成为健身好帮手,或许没几个人会相信。但如今,谁的手机上没安装几个体育健身应用,就算不上是运动达人。约场地、约教练、约课程、约小伙伴……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搞定,再也不用群发短信、一个接一个打电话了。“体育O2O的兴起,使运动健身变得更便捷、有趣,大大提高了普通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O2O分析师刘宛岚说。 

已成健身最佳帮手

    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指将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近年,随着“互联网+”大潮席卷各行各业,体育O2O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占领了体育爱好者的手机内存。

目前流行的体育O2O平台五花八门,根据提供的业务可分为社交互动、健康管理、产品零售等几大类。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身类平台也成了体育O2O的主力军。刘宛岚认为,体育O2O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使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相连,更容易找到并结交兴趣相同的小伙伴。例如涵盖了50多个体育项目的移动社区“去动”,经常举办线下运动聚会。跨越时空限制与身在各地的新朋旧友比拼运动量,则令许多“沙发土豆”成了健步走和跑步爱好者。

由“名嘴”黄健翔参与创立的“动吧”,则是一款少儿足球培训O2O产品,其足球项目0元免费培训少儿足球教练,以1元低价吸引青少年参与足球启蒙,开创了体育O2O垂直化运营的先河。动吧足球上线不到两个月,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名“粉丝”报名体验。那些以前想带孩子踢球,却不知去哪踢、找谁学的家长,以及有意投身足球培训事业的爱好者,这下有了福音。

    此外,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分析,更权威的指导、建议,更便捷的场地租订和运动装备购买……无疑都令体育O2O成了大众健身的最佳助手。 

资源整合优化配置

体育O2O为啥有这么大能量?资源整合是其最不可低估的能力。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线上平台可以将分散的线下资源充分整合,再进行最优配置,继而令运动更便捷、高效。

用黄健翔的话说,“动吧”就像一个江湖,将所有与体育有关的资源,无论教练、场馆、爱好者、商家还是运动知识,统统连接在一起,继而共生共荣。作为垂直类O2O平台,动吧足球的服务内容高度匹配用户需求,充分解决了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领域教师资源紧缺的痛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与其充分涵盖了各类相关市场资源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政府管理部门也已经在尝试利用O2O平台整合、管理体育资源,不仅为大众健身提供了更加便利、实惠的服务,更盘活了部分体育场馆,提高使用效率。2014年,湖北省体育局率先创建了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去运动”,市民只需通过移动客户端就能免费或优惠预约羽毛球、游泳、篮球等运动场馆。该应用上线仅1个月便惠及50万人次,不到一年便吸引了610多家场馆(包括部分非国有场馆)登陆平台,注册会员达30万人。 

线下体验或成关键

目前,体育O2O市场产品数量众多、侧重不同,品质参差不齐,市场占有率及用户活跃度也有较大差异。如何确保用户粘性,在这片互联网“蓝海”中游得更远?业内普遍认为,用户线下体验是为关键。

深耕体育行业20余年的黄健翔认为,体育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最大特点便是更注重线下体验。作为一款培训类产品,平台资源量、更新频率、教练资质、后续服务等因素,都左右着其未来的发展。而团体用户及资源提供方的体验也不可忽视,“动吧体育也在针对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尽可能多地集中各类资源,让用户与资源进行自由选择、匹配,保证个人和学校、企业等都能得到更好的体验,让教练和场馆提供方都能挣到钱。”

集游泳行业信息发布、公共服务及互动社交功能于一体的O2O平台“泳者”,也将“能够真正扎根场馆”视为自己的最大竞争力。平台创建公司、中智华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海表示,想要确保用户粘性,除做到产品内容权威、精准、及时、有趣外,也要切实为场馆运营带来利好,“平台的生命力就在于为客户提供价值,其中不仅包括消费者,也要让企业实现它的价值。目前体育O2O市场同质化严重,可能存在一定泡沫。未来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更独到的服务,将是每个从业者的功课。”本报记者 王笑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