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振旗鼓之体育经纪人行业调查(原稿)

(2014-12-05 15:07:41)
标签:

体育

继续贴稿子,这次不是充数。作为重振旗鼓的力作,是今年最用心的稿子之一(或许没有之一)。
用心到什么程度呢?
从做功课、找资料、列提纲,到联系、采访、听录音,再到整理素材、组织架构、动笔完稿……当你为一篇区区3000字前前后后加起来花费了30多个钟头,结局就是无论写成什么样都不会满意。
是按深度稿准备的,忽略了新闻版的版性。最终自然是忍痛割了又割,不能将两万字的素材全部呈现。但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体育产业这块以前沾的少,一知半解,现学现卖。没变成稿子的,都留在心里了。
总有人说记者好当,“尤其是体育记者”,不就是看看比赛参加活动提问记录如实转述么?我喜欢足球篮球某某项目某某明星有理想有热情英语好文笔佳,我也能干体育记者啊。
猫就一句话:你来干干试试吧,看你能干成啥样。
体育记者可不是让你随便干的。





    徐竞2012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英语专业。上学时,他看了一部电影《甜心先生》。影片讲述了一名事业有成的体育经纪人,因揭露行业黑幕被老板炒鱿鱼后,与一名过气球星携手创业,历尽艰难终获成功的故事。老套的励志情节却深深打动了徐竞,他当即决定要成为一名体育经纪人,“我觉得这个行业就该如此,与雇主亲如兄弟、患难与共,而不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毕业后,徐竞如愿入行。目前他的主要工作是“贴身”服务职业拳手邹市明。

http://s9/mw690/001m8bsSzy6O81c1leE78&690
徐竞(右)是个帅小伙儿,要了些照片,报纸没用上,贴这里好了。89年的,青年才俊有没有!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http://s5/mw690/001m8bsSzy6O81cDxjua4&690
徐竞在澳门时陪同邹市明接受采访。

“让运动员除了训练,不用想任何事”
    早上8点,徐竞敲开邹市明的酒店房门,同时定好早餐。待市明晨跑、沐浴结束,早餐刚好送到。这是上月底的寻常一天,彼时邹市明正在澳门备战职业生涯第6场比赛。大多数时间里,徐竞都陪伴市明左右:市明接受采访,他在旁控制时间、充当翻译、协助答问;市明参加商业活动,他帮忙挑选衣服、打理造型;市明训练,他递水擦汗、当翻译;直到市明休息了,徐竞才能回房间打开电脑——还有一大堆邮件和工作在等他处理。
    “说白了,经纪人的任务就是让运动员不用记任何事,把心思全部放在训练上。”徐竞说,市明一天的行程,大到几点做什么事、见什么人,小到穿什么、吃什么,都在自己脑子里,“否则可能穿错一件衣服,就会给他的形象减分。”
    中国有据可考的体育经纪行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体育经纪人”则于2006年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新职业。2011年,首次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进行。至今,像徐竞一样的获证人员已达1169人。
    29岁的马特是首个在中国“持证上岗”的外籍体育经纪人,这位来自美国的“中国迷”在华成立了公司,主要运作篮球外援征战中国联赛。本赛季CBA外援中有8名出自他手,其中穆迪埃、拉杜利察都一鸣惊人。
    “经纪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售后服务,很多人促成交易、拿到钱,就什么都不管了。”马特认为,“服务”是体育经纪业务的核心理念。联赛期间,他变身“空中飞人”,往返于各赛区协助球员与球队沟通,外援的生活琐碎也包在他身上,“去哪吃、去哪玩、去哪买东西……像保姆一样。这些不会写在合同里,但是我应尽的义务。球员生活好、心情好,球才能打得好,才有利于我和球队建立长期合作。”

徐竞陪市明在美国训练期间。

“你原本值100块钱,我要让你值100万”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首批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师郑焱焱认为,优秀体育经纪人必须是高度复合型人才,“其知识领域跨越体育、经济、营销、法律等,且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和沟通、谈判能力,还要拥有一定业内资源,了解相关制度、规则……”
    徐竞的老板、体育推广公司“盛力世家”首席执行官李胜最看重的,是员工的品牌营销能力。“很多经纪人其实是中介,运动员值100块钱,我有路子把你高于100块卖了,挣个差价。而经纪人做的是提升品牌价值——我看好你,你信任我,咱们合作,通过运作让你值100万。”
    李胜创办盛力世家前,曾是VISA中国区总裁。目前公司旗下运动员包括邹市明、中国F1第一人马青骅、女网未来之星王蔷、男足国青国少的半数小将……公司还与冬运中心、田管中心合作,负责给国家队拉赞助、做商业推广。
    “做经纪人不是有钱就挣,拿代言来说,与运动员发展阶段或品牌规划不符的,除非他本人特别想挣这笔钱,否则我们不接。”相比于每年30个10万元的赞助,李胜更希望旗下运动员每年签3个100万的合同,“保证运动成绩,维护公众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这才是品牌价值。”
    所以,体育经纪不是简单的贸易,而是职业规划,甚至人生规划。赵宏博与盛力世家签约时,已在运动生涯末期,此前他也开冰场当过老板,却因不善此道闹成一场纠纷。签约前,李胜跟这位老友聊了好久,“他说他最喜欢、最懂的就是花样滑冰,我说,那你就去推广花滑、去当教练,这就是你的价值。”如今,赵宏博挂帅国家队双人滑组,几对新人国际大赛成绩节节攀升,其参与创办的花滑商业巡演“冰上雅姿”也一年比一年红火。
    同时,通过邹市明,通过申雪/赵宏博与冰上雅姿,中国职业拳击和花滑的受众群也日益壮大。“说到底,体育经纪运作的是项目,是整个产业的价值。只有把市场培育出来,你才有值100万的空间。”李胜说。

徐竞和市明及职业拳击名帅罗奇。

“我们和体制互为弥补,而不是竞争”
    10年前,邹市明不会想到自己需要什么经纪团队。像所有专业队运动员一样,他习惯了一切由“队里”打点。举国体制下,领队、领导担任了部分经纪人的角色。但随着竞技体育无可避免地卷入市场经济大潮,传统管理者在商业开发、法律维权、公关等环节的欠缺已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前有田亮私自签约经纪公司、频繁走穴被国家队除名,后有刘翔被质疑过度开发,职业经纪人一味追求商业利益也令管理者不敢“放权”。作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之一,游泳奥运冠军孙杨目前仍没有专属经纪团队。其教练张亚东曾直言,担心经纪人“只想着渔利,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他对我们这个行业可能有误解。”李胜说,“一名称职的体育经纪人,必须明白运动员是靠成绩说话的,没有成绩就没有品牌价值。如果为了一时商机,违背竞技规律、影响训练,到头来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经纪团队和专业队的诉求实际上很一致,核心资源就是运动员的成绩。”
    与管理部门权益交叉、相互干涉,一向是国内经纪人“吐槽”的重点话题。李胜对此却有另一番见解,“从运动员成长的角度说,体制是最大投入方,按照商业行规,它也应该排在我前面。只是,管理者应该理解,我们不是要把你投入培养的人卖了,自己盈利,而是要跟你合作,让这个人更有价值。经纪人与管理者应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
    郑焱焱则将此理论化地总结为:各自做最擅长的事,“队伍擅长行政管理,熟谙竞技规律,但并不熟悉市场运作、商业开发、财务管理等业务。管理单位与经纪人加强合作,不仅能够为运动员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还能把产业价值这块蛋糕做大,每个人都能多吃一口。中国体育经纪人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摸索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道路。”

徐竞、李胜(左二)以及“邹之队”在邹市明训练时。

“无论做什么,诚信道德都是第一位”
    尽管仍被很多管理者误解,初出茅庐的徐竞还是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令人振奋,“各种体育资源商业价值飞涨,市场也越来越规范,经纪人的地位越发得到认可。虽然行业环境还不能与欧美相比,但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体育经纪人市场仍处于混乱阶段。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无德经纪人充斥其中,导致近年来行业乱象丛生,纠纷、诈骗不断,严重拖累了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
    马特本赛季运作塞尔维亚中锋拉杜利察加盟CBA时,就曾遇到一件“很狗血”的事。“原本已经和山东队谈妥了,却有人突然拿出一份高额合同,吸引拉杜利察的外方团队,但无法提供附盖公章的材料,令团队很纠结。”为求证合同真伪,马特忙得焦头烂额,终于赶在山东队提出的期限前,说服外方团队放弃了那份凭空冒出的合同,“应该是行内人士想从中作梗,搅黄交易,也不知是针对我、球员还是山东队。”马特叹了口气说。
    马特夸张地说,在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篮球市场,这种事自己“天天能碰到”。同时负责公司足球事务的徐竞也说,国内有些经纪人在“砸这块牌子”。但他们不愿过多举例,或提及涉事人员的姓名,只是不约而同地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诚信和道德都是第一位的,比任何业务能力都重要。”

徐竞和市明一家已经成了好朋友。
    
    一年多的接触下来,徐竞已和邹市明一家成了好朋友。“经纪人与客户绝不仅是雇佣关系,要从心里为他着想、对他好。明哥也很照顾我,时常嘱咐我不要太累,注意休息。”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经纪人的徐竞,却说不清自己的职业梦想是什么,“每次看到自己带的运动员取胜、获奖,都比谈成一份合同更有成就感。也许我的梦想就是他们的梦想吧,当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时,我也就在这段历史中写下我的一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